巴西擬與我國就紡織品協議展開特保談判
- 繼與中國就紡織品達成協議后,巴西官方希望將這一模式“舉一反三”到其他6類商品。這是中國駐巴西里約熱內盧總領館經參室網站發布的消息。
消息源自巴西發展工商部,其副部長阿曼多稱,巴西最遲將在本周內通知中國駐巴西大使館,擬與中國政府就對巴西產業和市場造成損害的中國產品展開新一輪特保談判。此輪談判的產品包括6大類,即自行車、頭梳、太陽鏡、眼鏡架、揚聲器和硅鐵等。
阿曼多稱,2005年,巴西從中國進口自行車比2004年增長183%,硅鐵增長119%。中國產品的大量涌入,已經對國內相關產業和市場形成嚴重損害。但巴西希望通過磋商、中國自限解決貿易爭端,如達不成協議,巴西政府將啟動“特保”措施。
所謂“特保”,源自《中國入世議定書》的第16條“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該條款規定:在中國加入WTO后的12年內,中國商品增長的數量給其他國家生產商造成或威脅造成市場擾亂,則受此影響的WTO成員可請求與中國進行磋商。如磋商一致,則中國應采取行動以防止或補救此種市場擾亂;如磋商未果,則該受影響的WTO成員有權在防止或補救此種市場擾亂所必須的限度內,對中國產品采取撤消減讓或限制進口措施。
針對與巴西達成的紡織品協議,商務部談判辦王世春副代表表示,這為中國產品出口巴西創造了穩定可預見的貿易環境。不過,我國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摩擦正呈擴大化趨勢,目前印度、土耳其等發展中國家對我發起貿易救濟調查數量占案件總數60%。我國反對有關國家濫用規則,主張通過對話與合作妥善處理問題,促進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