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標識何時成為企業出口通行證
- 在第99屆廣交會上,斯迪高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詹培明將外貿企業信用標識張貼在本企業攤位的顯著位置上。記者注意到,如此有心的企業在廣交會上還有很多。出口企業已經意識到信用對于開拓國際市場的作用。
信用體系建設起步未久
我國出口信用體系的建設遠遠落后于外貿發展速度。外貿企業中存在著一些不履行合同、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侵犯知識產權等不誠信行為,敗壞了中國企業和中國產品的信譽。
由于缺乏信用理念,企業蒙受的商業信譽和經濟利益損失巨大。企業在出口時,缺乏商業信用,導致商業信譽損失。2005年,江蘇的一家紡織企業就因在國際貿易中不履行合同被美國棉花出口商協會列入了“黑名單”。這家企業將與以前被列入“黑名單”的企業一起被美國棉花出口商協會會員集體予以抵制,而不能與其中任何會員企業有貿易關系。同時由于缺乏信用管理理念,致使企業在境外融資成本、貿易條件、談判地位等方面都處于不利地位,使交易成本大大增加,削弱了產品競爭力。
外貿企業信用評級
中國對外貿易合作企業協會副會長劉曉東告訴記者,參照國際慣例,在商務領域,中國急需“第三方”的獨立運作評級公司。通過政府提供的權威數據,規范對外經濟交往中的商業信用風險,針對外貿企業信用檔案進行分類管理,向國際相關組織和機構定期公布準確信用等級信息等,使出口商盡快擁有中國信用標識的通行證,參與國際競爭的同時,讓國際采購商更安全、更放心地下訂單。
據悉,為了向國際市場提供客觀公正的中國出口供應商的信用信息,中國外經貿企業協會今年年初開始了第三批“外貿企業信用評級活動”。
“外經貿企協”的評價標準,涵蓋了企業基本情況、管理水平、信用記錄、經營狀況、現金流量五項基本要素,在評級總分中分別占有5%、25%、60%、5%和5%的權重。在權重最高的“信用記錄”中不僅包括了法人和高級管理人員的有無不良記錄,還包括了進出口通關、稅務、知識產權、外匯、檢疫、銀行貸款、合同履行、運輸、索賠等方面的內容。
這幾乎包括了外經貿企業整個商務過程的每一個環節。相當于把一個企業的“五臟六腑”全部用CT機給拍下來了,與之合作的相關單位得以一目了然。
中小企業的急需
唐山隆遠骨質瓷有限公司外銷部經理劉鳳梅同樣看重外貿企業信用標識。她說,“新興的外貿企業很多都是中小企業,由于信用度不高,在海外市場上很難與國際大公司對話。借助外貿企業信用標識,能迅速提高其信用級別。”
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中小企業和個體經營者才是一個國家外貿發展的活力和動力。韓國政府從2000年開始允許任何個人和企業自由從事對外貿易活動,結果韓國2000年進出口貿易顯著增長,幾乎比1999年翻了一番。
外貿經營權放開之后,一些中小企業由于注冊資本低,很難得到外商的信任。專家認為,隨著外貿信用評估體系的完善,外貿企業的誠信記錄能夠通過該系統查詢,就會大大促進和規范中小企業從事外貿經營,將促進這一隊伍不斷壯大。
詹培明表示,廣交會上還沒有外商主動詢問外貿企業信用標識的意義,但是他相信今后外貿企業信用標識會成為企業出口的通行證。(王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