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第一季度亞洲服裝進口量增長300%
- 據當地媒體5月13日報道,秘魯生產部長David Lemor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亞洲服裝產品進口量比2005年同期增長300%,但這些商品的價格卻下降49%。他解釋說,這種形勢說明進口量增長了,但價格下降了。它對民族工業造成風險,使形勢變得困難。
他強調說,但是,應該考慮到,由于經濟發展,內需也得到了增長。 他強調說,“我們應該為了自己的產品保持開放的政策,另外我們正在努力尋找一種機制,在不需要實施單方面措施(貿易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使服裝這個戰略性行業得到保護“。 在被問及今年第一季度亞洲產品進口量大幅度增長的數據是否應該提醒我們評估實施貿易保護措施的時候,Lemor回答說生產部正在對此形勢進行經常性評估。他補充說,如果到時候有必要申請實施貿易保護措施,那些受影響的企業應該到相應的部門提出訴訟,提出研究申請,評估傷害程度,然后再決定是否應該實施貿易保護措施。
與中國的協定 生產部長指出,在做出針對亞洲進口實施貿易保護這個極端措施之前,希望與中國方面達成協議,或者至少是一個預備協議,以此與他們期望的承認其完全市場地位做交換。他提醒說,托雷多總統曾經自愿向中國方面做出承認其完全市場地位的承諾,以此換取中國方面在秘魯的投資保障。
在被問及在本屆政府任期結束之前是否會宣布中國的完全市場地位時,他回答說這取決于中國對秘魯提出條件的態度,秘魯方面努力避免由于中國產品進口增長對其產生社會和就業問題。他說,“在本屆政府任期結束前三個月,相信中國政府也期望在新政府上臺后再討論這個問題,因此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不值得大驚小怪”。 全國工業協會考慮將亞洲進口增長局勢訴諸Indecopi
全國工業協會服裝委員會主席Felipe James透露說,該企業組織正在收集必要信息,以便針對中國服裝進口給民族工業造成的傷害向全國競爭和知識產權保護局(Indecopi)提出正式起訴。 他指出,“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收集大量信息來支持這項訴訟。我們擁有截止2005年10月份的資料,需要再花幾天的功夫便可以向Indecopi提交訴訟”。James指出,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與中國當局接觸以便達成共識讓該國對自己出口到秘魯的產品實施限制,避免對秘魯的民族工業造成傷害。
他表示,“但是我們認為這個解決方案很遙遠,因為與中國人談判并不容易。遺憾的是未能與他們達成任何協議,進口仍然以失控的節奏增長,并繼續對秘魯的工業造成傷害”。他說,“受影響最大的是那些供應內部市場而且無法與來自亞洲的服裝競爭的微小企業”,之后他指出,這些企業的很大一部分被迫倒閉,使成千上萬的人失去工作。 這位企業協會領導表示,我們應該承認一個現實,本屆政府已經不可能實施貿易保護措施了。他表示,“僅差三個月結束任期。我們不認為政府會實施貿易保護措施,因為這需要時間。但是,傷害是存在的,應該有所行動,因為如果現在不行動而等待新政府的措施的話,情況可能會更糟糕”。
因此他補充說,服裝業的代表們應該與生產部長David Lemor及其主要助手會談,研究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