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童裝業界警醒 就“致癌童裝”事件加強自律
- “六一”前夕,廣東省工商局進行童裝大檢查并暴光了九種“致癌童裝”。此事件引起廣東童裝界的高度關注,該省服裝協會童裝專業委員會當即召開會員大會,并于六月四日發布健康衣著倡議書。五日,問題童裝的相關企業向媒體通報了整改結果。
據了解,廣東省工商局此次抽查了廣州、深圳、汕頭、佛山、東莞、潮州等六市流通領域的二十二家商場、超市、個體戶銷售的兒童服裝商品九十一批次,合格率僅為三成四,涉及不合格童裝達四十六批次。剔除純標簽不合格的童裝外,內在質量合格有五成。
不合格童裝主要存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偶氮染料)含量超標、紡織品PH值不達標、甲醛超標、標簽不規范等四種問題。其中分解芳香胺染料超標是此次暴光的重點,有九個批次的童裝超標,該物質對人體有致癌的可能。
據廣東省服裝行業協會新聞發言人謝清稱,工商部門的結果公布后,協會就進行了內部自查,此次四十六批次不合格童裝涉及廣東企業的有二十八家,其他為廣東以外企業,其中有四家為廣東省服裝協會會員企業。
謝清稱,對于出現問題的這四家企業,協會要求其將有“問題”的批次童裝從全國銷售網點撤出回收,并做銷毀處理。同時把所有批次的童裝送當地質監部門做再次檢測。
謝清稱,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國家于去年頒布的新標準,二00五年一月至二00六年一月為過渡期,二00六年一月正式使用。此次出現問題的汕頭市金平區叮當貓的一批次童裝,是二00五年生產的。該企業除召回外,還對生產檢測程序做出了修正,保證每一個生產環節都有檢測,從源頭堵住“污染源”。
據質監部門介紹,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檢測過程中一個顏色檢測的費用就需要四五百元,而童裝面料中常常含有多種顏色,如果每批產品都要經過檢測的話,成本相當高。出口歐美的服裝企業因對方要求相當嚴格一般都做檢測,而在國內銷售的企業往往為節約成本而有一些漏檢。
據廣東童裝業內人士稱,童裝面料要求高,車縫成本高,染整程序嚴格,檢測成本高。合格的品牌童裝企業,一年的檢測費就需一百多萬元人民幣。而此次出現的問題,也使企業警醒,要執行更嚴格的送檢程序,以對消費者負責。
據介紹,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一種對人體有毒有害的染料,染料如果被皮膚吸收,會在人體內擴散,引起人體病變。有醫學資料證實,這些染料經過人體活化反應后,患癌比率比普通人群高出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