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廣東服裝對歐出口首現負增長
- 由于對非設限地區出口大增,前5月整體出口額仍增近七成
“歐盟和美國已經成功限制住中國紡織品!”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周世儉的這句話似乎已經得到應證——廣州海關最新統計顯示,單5月,廣東服裝對美歐出口分別下降21.8%和2.2%。“對美國出口已是連續兩個月的負增長,對歐盟出口則是首次下降!”海關統計處人士介紹。不過,由于對非設限地區出口的大幅增加,1-5月,廣東服裝出口仍大幅增長近七成。
對美歐出口呈現負增長
據統計,單5月廣東服裝對美國和歐盟出口額分別為2億和1.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分別下降21.8%和2.2%。
周世儉表示,去年美歐對中國紡織品的設限導致了這一結果,美歐已經成功限制了中國紡織品對美歐的直接出口。
海關人士認為,招標價格的高企也導致對美歐出口的持續下降。據悉,受年初國內市場人為炒作影響,對美歐出口數量招標價格過高,致使不少國內企業被迫減少了對美歐出口。
不過,在歐美兩個最重要市場的失意卻并沒有影響整體出口額大幅上揚。據統計,1-5月廣東服裝出口84.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長67.1%。其中單5月出口24.9億美元,增長1倍,增幅比上月提高14.8個百分點。
著眼非設限地區
海關人士表示,與歐美出口額下滑相對應的是,非設限地區出口增長異常迅猛。有廣東紡織界人士介紹,不少企業采取了改變屬地性的轉口貿易方式出口歐美。以新加坡為例,該國人口尚不足千萬,不過今年前4月,廣東對新加坡出口服裝卻達到2.1億美元。“新加坡怎么可能有那么強的消費力?企業做的都是改變屬性的轉口貿易!”佛山紡織界一人士這樣解釋。
據悉,這種方式和一般轉口貿易不同。一般轉口貿易沒有改變“中國制造”的屬性,因此若出口至歐美,配額仍會算在中國頭上。但若到非設限地區進行深加工,那么“中國制造”就會變成“新加坡制造”、“馬來西亞制造”等等,如此一來,再出口歐美,雖然企業的成本有所增加,但卻可以成功避開歐美的配額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