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據全球繡花機產量70% 國產繡花機“繡”上大舞臺
1977年日本BARUDAN公司開發成功世界首臺帶電腦控制裝置的電腦刺繡機;1987年北京興大豪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聯合青島縫紉機廠開發成功中國第一臺電腦刺繡機……
近幾年來,世界電腦刺繡機行業,特別是中國電腦刺繡機行業取得了飛躍式的發展。據相關數據統計,在1997年以前,國產電腦刺繡機的生產廠家只有幾家,年產繡花機2000臺左右;1998年以后繡花機行業高速發展,繡花機生產廠家和產量連年翻番。從1998年的年產量不足2000臺猛增到2005年的8萬臺;2005年,我國繡花機出口額2億美元,是2000年繡花機出口額的11.8倍。在世界電腦刺繡機市場中,中國產的繡花機已占到世界總產量的70%。
產業發展改變世界產業格局
國內繡花機行業蓬勃發展,繡花機企業也雨后春筍涌現,從業大軍已超過30萬人,誕生了北京興大豪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北京北方天鳥智能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青島電腦刺繡機總廠、杭州經緯機械電子制造有限公司、珠光集團臨海刺繡設備有限公司、浙江飛鷹縫制設備有限公司、浙江盛名機電制造有限公司等從事刺繡機控制系統和整機生產的骨干企業。目前我國縫制設備主要生產企業如標準、飛躍、中捷、寶石、通宇等也已介入這一領域,飛躍與德國ZSK合作生產多頭刺繡機、中捷與德國百福合作生產電腦刺繡機產品,其產品在CISMA2005展示時已獲業內人士好評。
而在國際上,生產電腦刺繡機的著名廠家有日本田島(TAJIMA)、百靈達(BAKUDAN)、兄弟(BROTHER)、幸福(HAPPY)、豐田(TOYOTA),韓國日星(SWF),德國ZSK、KSM(PFAFF),美國的MELCO;其中特別是日本的田島和百靈達,在1998年以前占據了全球繡花機市場份額的70%以上,但隨著中國繡花機企業以及韓國日星的迅速崛起,全球生產電腦刺繡機產業的格局已發生巨大的轉變,國產繡花機幾乎占據了中、低端市場。目前中國生產的電腦刺繡機已占全球電腦刺繡機供應量70%左右,高端市場上原來由日本、德國產品占據的市場已被韓國日星分走1/3。我國電腦刺繡機在國際市場上平均價格為1.5萬美元/套(自動剪線型電腦刺繡機),為國際電腦刺繡機平均價格(5萬美元/套)的30%。而在國內市場上經濟型電腦刺繡機的平均價格僅為0.7萬美元/套,這說明,一方面,我國電腦刺繡機產品是以低成本優勢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另一方面,我國電腦刺繡機產品還停留在低附加值的產品生產層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