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美自由貿易協定恐難一帆風順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盡管朝鮮進行了導彈試射,但韓國與美國間關于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周一將在漢城恢復舉行。其中一個敏感問題是:韓國希望協定能夠接受在朝鮮開城(Kaesong)合資工業園區生產的產品為韓國產品。
該工業園區是兩國在2003年共同開發的,位于朝鮮半島軍事分界線北側,它將韓國的資本同朝鮮的勞動力結合到了一起 把握升浪起點 現在機構底部建倉名單外匯市場直通車 沒有必賺只有穩賺。該工業區共聘用了約7,000名朝鮮工人,他們主要生產家用電器和化妝品塑料包裝盒等產品。盡管生產的商品價值不高──在朝鮮和韓國10億美元的年貿易額中盡占三分之一左右,但其潛力卻十分巨大。到2012年該工業區完全投入運營時,可能會聘用超過75萬名朝鮮工人。
圍繞開城的意見分歧顯示出美國和韓國之間的根本差異。美國將朝鮮視為世界穩定的威脅,正在想方設法迫使其放棄核計劃。但韓國卻將朝鮮視為潛在的和平伙伴,因而希望增加對話,加強經濟合作,最終實現朝鮮半島的統一。
韓國駐美國大使館經濟顧問Ahn Chong Ghee說,希望能在談判過程中實現這個長期的目標。Ahn表示,朝鮮的導彈試射并未阻止韓國將開城納入到協定中的愿望。
Ahn稱,韓國清楚此建議將遇到美國政界的阻力,但他強調了開城的重要意義。他說,這可能成為朝鮮和韓國和解的象征,這也是我們這樣做的原因。韓國外交官表示,這個項目能夠讓朝鮮工人接觸市場經濟,并暗示說,將這個項目加入到自由貿易協定中有助于推動朝鮮進行變革。
這將是美國國會在10多年前批準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以來美國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美國和韓國之間的年貿易額為700億美元,包括美國汽車制造商、金融服務機構和制藥廠在內的企業聯盟預計,將因進入韓國市場而大有收獲。韓國關注的是保護國內米農免受美國的競爭壓力,但它也希望該協定能鞏固其亞洲經濟中心的地位,使韓國生產商在進入美國市場方面獲得領先于其它亞洲競爭對手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