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中最大的紡織行業聯合體能讓南非服裝工業生存下去嗎
- 聲望服裝總裁 GRAHAM Choice 站在他的開普敦工廠的發貨車間,興奮地在成衣貨架堆里揮舞著雙手。工廠兩天生產5000多件服裝,為了保持南非服裝工業對中國進口的競爭力,這是他在這場戰斗中得到的最新彈藥。
面對南非服裝和紡織工業滾滾而來的負面信息,Choice 說這一行具有大好前程。他說,現在的問題僅僅是找出南非的優勢并充分利用這些優勢。
他說:“ 工廠周一生產的產品需要3-5天才能發完。設想一下,如果本周末藍色服裝在Truworths 暢銷的話,我可能會在下個周末把它們再存入倉庫。”
他說:“快速生產和近鄰當地市場才是本國工業應該與外國進口展開競爭的地方,而不是努力從價格和數量上打敗中國進口,我們的速度和國家的靈活性是我們壓倒所有競爭對手的優勢。我距離兩個主要批發中心僅有5公里。”
這種哲學可能僅僅是一種希望,南非服裝和紡織工人勞工聯盟(Sactwu)評估,自2003年南非蘭特升值和中國進口擴大以來,已經損失63000個工作機會,大約是所有勞動力的四分之一。
B&M 分析機構工程師和咨詢師 Justin Barnes 說,中國勞動成本只有南非的一半,南非不能僅僅在成本方面展開競爭。這家機構為南非紡織工業制定一個復興計劃。
他說:“ 如果零售商需要10萬件服裝,中國總能贏得訂單。但如果零售商需要500件服裝,他們就不能從中國拿到貨。我們需要開發能接受500件服裝訂單的生產企業,不是一個月交一次貨,而是一天交兩次貨。不僅有紅色、黑色和藍色服裝,還要能真正滿足客戶的要求。這樣就能立即把中國封堵在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