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橋 引路——“商貿委”一路走
俗話說的好,有組織才能形成戰斗力。
發現海外制造商紛紛把戰略目標瞄準中國市場。或獨資合資建廠,或尋找營銷代理,散布在全國各地的縫制機械經銷商群體由于直接面對客戶,便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中國縫制機械制造業如不能加強與縫制機械經銷商的信息溝通,及時準確地把握市場脈搏,必然會削弱自身的競爭力,難以拓展民族工業的生存發展空間。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縫制機械協會與時俱進,打破了中國行業協會一直存在的工貿分離的體制,創造性地將全國有一定經營規模的縫制機械組織起來。把散落在全國的數萬家縫制機械經銷商們聯絡在了一起,在行業協會的指導下,成立了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商貿委員會,形成了經銷商們自己的組織。
2002年初,經中國縫制機械協會領導批準,“商貿委”由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8家超大規模的縫制機械經銷商以及上海華聯縫制設備有限公司共同發起,全國各地商貿精英紛紛響應。2002年4月23日召開成立大會,“商貿委”在上海正式成立,辦公室設在上海華聯縫制設備有限公司。“商貿委”第一批成員單位為30家,設一正八副主任、副主任單位。“商貿委”制訂了《章程》,向成員單位頒發了銅牌與證書,而且開展了一系列基礎性、協調性的對行業健康發展有益的工作。
“商貿委”的成立,主要解決了三方面的問題。首先是解決了經銷商們誠信經營的問題。在“商貿委”的體系下,為企業誠信經營建立起了一個評價機制,誠不誠信由大家來評選,改變了過去那種的“自吹自擂”的局面。其次,通過“商貿委”的組織可以有效、公正、客觀地與縫制設備制造商進行對話增進經銷商與制造商的相互了解。經銷商組織起來與制造商對話,有利于打破門戶之見,不管是否代理企業的產品,都可以暢所欲言,從而有利于站在發展的高度看問題。此外,經銷商還可以將手上掌握的第一手服裝企業對設備的認識、需要和想法提供給制造商,幫助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由小變大、由大變強。最后,“商貿委”的成立能夠更好地組織經銷商之間的相互交流,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家共同交流取長補短,能夠更好地促進自身的發展。
“商貿委”一路走來的4個年頭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從在杭州舉辦的“中國縫制機械市場營銷與發展座談會”開始,到商貿精英走訪臺州縫制設備生產基地使經銷商們與企業面對面,再到常熟會議研討誠信道德和社會責任等歷次活動也是由初級不斷走向深入,是一個不斷發展成熟的過程,用“商貿委”主任胡淼海的話說:舉辦活動也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
7月底將至,對于商貿領域的精英們來說,將于臺州舉辦的“中國縫制機械市場發展論壇”是一個朋友聚首高談闊論、大家一起對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發展獻計獻策的平臺。對于中縫協商貿委來說,則是在不斷成熟進步、鼓勵商貿精英不斷攀登高峰過程中的又一個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