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出口貿易方式繼續好轉
隨著我國加入WTO,我國服裝產業不僅在出口數量方面出現較大的增長空間,而且貿易方式也持續向好的方向轉化。
從2005年的統計看,盡管受到了人民幣升值、貿易摩擦不斷、原材料價格波動等諸多的因素的不利影響,但我國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再上新臺階,出口額755.2億美元,同比增長19.6%,占紡織服裝貿易總額的比重為57.1%。其中一般貿易出口比重繼續上升,達到72.5%;而加工貿易出口額比上年下降近3個百分點,為199.3億美元,同比增長僅6.3%;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貿易比重分別為12.9%和14.1%,進料加工的增幅高于來料加工貿易,為11.6%。這些從日常業務中不易察覺的變化,正在表明中國服裝業整體水平的穩定進步。
基地相對集中,成為我國服裝出口的一個重要特色。一是企業集中:全國出口企業達到2.7萬家,同比增長27%。其中,出口規模上億美元的企業有39家,占全國出口總額的11.5%。二是區域相對集中:2005年沿海省市出口保持較平穩增長,較其他地區占有較大的優勢。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及山東繼續保持出口前五大省市地位,合計出口額占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總額的74%。這些地區產業鏈的進一步完善、強勢企業國際合作的深化、自主開發實力的增強,成為我國服裝貿易方式繼續向好轉化的重要保證。
中國服裝協會最近提供的資料顯示:由于產業基礎、產品特色和目標市場不同,主要出口地區的平均出口單價存在差距。而這些差距將成為不同地區企業提高出口效益的潛在空間。在2005年全年分地區出口統計中,廣東省服裝出口達158.1億美元,同比增長25.9%,遠高于上年,占全國出口份額為21.4%。平均出口單價雖有8%的小幅增長,但仍是五省市中最低的,為1.19美元/件(套)。浙江省服裝出口133.2億美元,增長23.7%,出口份額為18%,平均出口單價1.63美元/件(套),增長3.6%。江蘇省出口109.7億美元,增長26.2%,增幅居五省市之首,占全國出口的份額為14.8%,平均出口單價2.05美元/件(套),增長8.6%。上海市出口始終保持平穩增長,出口額91.8億美元,增長8.7%,平均出口單價則是五省市中最高的,為2.2美元/件(套),增長7.2%。出口商品以棉制服裝為主,占上海服裝出口額的42.3%。山東省出口54.4億美元,增長13.8%,所占份額為7.4%。平均出口單價2.11美元/件(套),增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