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服裝業升級風 揚縫機業發展帆
據相關數據顯示,近幾年紡織業、服裝業、化纖業這三大行業的利潤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長。“十一五”期間,中國紡織行業仍將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紡織行業實現利潤270億元,其中服裝行業利潤分別增長為31.9%。但全球紡織產業格局的調整以及國內外市場需求的變化對紡織服裝及相關行業數量型增長方式提出了嚴峻挑戰。面對新的形勢,紡織及服裝行業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勢在必行。
目前,我國的服裝生產以中低端產品為主,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的產品教少,產品技術含量低,品種單調。很多謀求長遠發展的服裝企業將抓住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產業升級的契機,努力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從而突破行業發展瓶頸,使我國的服裝行業在國際市場真正占有一席之地,從而擺脫“世界服裝加工場”的命運。
縫機行業的生存與發展與服裝行業息息相關。服裝行業的產業升級,對國產縫機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機遇,也是一個巨大挑戰,我們只有抓住機遇,才能把挑戰也變為機遇,達到借服裝行業產業升級的東風,實現縫機業自身發展的目的。
20年前,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從只能制造傳統的家用機開始向制造工業縫紉機轉型,實現了中國縫制機械產業的第一次升級,由此,中國縫制機械行業進入了蓬勃發展時期,實現了量的突變。而20年后的今天,中國縫制機械產業站在新的起點上,欲借助服裝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契機,實現我國縫制設備行業自身的第二次產業升級,從而奠定我國成為縫制設備制造強國的基礎,這意味著需要依靠自主創新,調整產業結構,實現從量的擴張轉變為質的提高,真正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