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積跬步 無以致千里——金運激光發展側記
在中小功率激光加工市場上,最近幾年,武漢金運激光可算是異軍突起,強勁的發展勢頭使其市場版圖快速擴張,讓很多業內人士都嘆為觀止。那么,到底是什么孕育了金運的快速發展呢?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總經理梁偉儒雅的談吐中透著務實與遠見。在他看來,金運的發展戰略,無外乎精準的三步定位:找位、定位與到位。
以技術為本 創自主產權
激光技術在我國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上個世紀90年代末,激光在工藝品、廣告等綜合加工業的應用日趨成熟,但隨著逐步加劇的同質化競爭也使企業的生存環境日益險峻。為了突破企業發展瓶頸,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以激光綜合加工業起家的金運開始醞釀二次創業。
13億人口的龐大基數決定了中國不可動搖的紡織大國地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勢所趨更是奠定了中國市場的無限潛力。經過長時間的摸索和論證,金運終于認準目標,那就是集中精力專注于紡織服裝行業。
走進一個新的領域,如何定位產品、如何拓展渠道、如何有利宣傳,成了擺在梁偉面前的一個個難題。盡管困難重重,但梁偉的信念從未改變過:企業要想擁有長久的生命力,產品質量和品牌意識缺一不可,而要取得成功,必須洞悉需求,了解產品差異點,走個性化發展道路。
90年代末的紡織服裝市場,激光設備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歐美等國家和地區,而在國內,絕對多數的紡織服裝企業對激光的認知還很陌生。于是,如何推廣這項新興技術注定成為了金運的重要使命。
認準目標后,金運開始潛心鉆研,依托武漢得天獨厚的光谷人才資源優勢及多年來激光綜合加工業的技術基礎,一支由30人組成的專家團隊迅速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第一臺以意大利激光設備為先導的金運服裝裁剪機問世,并成功取得華南地區10多家用戶的試用,測試取得圓滿成功。
緊接著,軟硬件得到升級,四頭激光機橫空出世,從此,金運激光從“仿造”走上了“創造”之路,短短的兩三年時間,金運已經蜚聲業內,并成功擁有了歐盟CE認證和自主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