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競爭力較突尼斯產品優勝
- 北非小國突尼斯鄰近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等歐盟主要市場,占盡地利;加上歐盟對來自中國的若干類紡織品實施市場保護配額,更加強了突尼斯的優勢。可是,該國的紡織品和服裝出口卻似乎未有受惠,表現平平。
據出席2006年6月14至16日舉行的突尼斯國際紡織服裝博覽會(TexMed2006)的買家表示,突尼斯很多類別的服裝都不能跟中國產品競爭,東歐和中亞供應商提供的產品質素則有改善。
突尼斯人口約1,010萬,1997至2004年是歐盟第四大服裝供應地,緊隨中國、土耳其和東歐的羅馬尼亞等主要服裝出口地之后。
現在,突尼斯服裝業的鋒芒似乎已經減弱,下跌為歐盟第六大供應地,被孟加拉和印度迎頭趕過。面對與歐盟服裝貿易持續下跌的境況,突尼斯政府和服裝出口商當然深感憂慮。
突尼斯服裝出口的成功之道,在于采取專門化策略,即產品專門化(專攻長褲、工作服和內衣)和地域市場專門化(專攻法國、意大利和德國市場)。2005年,法、意、德三國吸納了突尼斯76%的服裝出口。
目前,長褲(主要是牛仔褲)、工作服和女士內衣約占突尼斯服裝出口五成。不過,據顧問公司ECORYS-NEI及Business Mobility International于2004年進行的研究顯示,以所有歐洲和地中海國家的預期盈利能力計算,突尼斯是投資生產防護衣服、工作服和都會長褲的最佳地方,越超羅馬尼亞、摩洛哥及土耳其。
事實上,突尼斯在歐洲外發加工制度下的CMT(剪裁、縫制及縫邊)產品出口,約仍占該國服裝總出口八成之多(2002年更超過90%)。
雖然突尼斯經濟對服裝業的倚賴已較過往為少,但服裝業在當地仍然舉足輕重。2005年,服裝業與規模較小的紡織業的出口總值合計為34億美元,占突尼斯當年總出口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