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紡織服裝出口呈現“三降三升”特征
- 河北省商務廳一份調研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河北省紡織品出口出現有別于以往的“三降三升”的特點。
紡織品服裝大宗商品出口總體下降,對周邊國家出口劇增。雖然河北省今年前5月紡織品服裝出口同比下降了3.48%,但其對我國周邊國家的出口卻呈增長趨勢,甚至是幾百倍的增長。如:對緬甸出口紡織品服裝118.52萬美元,同比增長65.84%;對柬埔寨出口紡織品服裝53.54萬美元,同比增長413.07%;對越南出口紡織品服裝789.94萬美元,同比增長165.16%;對菲律賓出口紡織品服裝545.42萬美元,同比增長33.84%;對巴基斯坦出口紡織品服裝283.37萬美元,同比增長283.37%。
紡織品設限商品對歐美出口下降或基本持平,對周邊國家出口劇增。就歐盟10類設限商品看,前5月對歐盟出口同比下降12.19%,而對柬埔寨出口999.87萬美元,同比增長659.73%,對越南出口293.99萬美元,同比增長188.31%。就美國21類設限商品看,前5月對美出口同比上升0.27%,而對越南出口194.01萬美元,同比增長182.95%,對泰國出口69.79萬美元,同比增長87.36%。
紡織品主導產品對歐美出口急劇下降,對周邊國家(地區)出口上升。如:針織T恤衫是河北省主要出口產品,今年前5月對歐美下降幅度分別為66.03%和51.26%,而對香港、韓國、俄羅斯等出口增幅則在200%~500%之間。
根據商務部的通報,今年以來,我周邊國家(地區)對美歐紡織品出口快速增長,已引起美歐相關管理部門的關注,認為中國產品可能存在“非法轉口”的行為。
據了解,美國已與中國香港、澳門簽訂相關反規避諒解備忘錄,并正著手與菲律賓、中國臺灣、印度尼西亞、韓國和馬來西亞簽訂相關的海關合作協定。此外,美國相關部門近期將派稽查小組赴泰國、越南等國進行專項調查。另外由于從中國香港、韓國進口到歐盟的紡織品同比分別增長了234%和150%,已引起歐盟部分成員國海關的關注,開始懷疑中國香港和澳門簽發的原產地證書是否符合歐盟的原產地規則,并認為可能存在舞弊行為。
為避免美歐相關措施對河北省紡織企業正常出口造成不利影響,堅決拒絕“非法轉口”現象,河北省商務廳提醒出口企業,認清形勢,提高認識。非法轉口問題是近年來,尤其是歐美對華紡織品設限后,國內紡織服裝出口業所面臨的一個很嚴峻的現實問題。早在1993年,原對外經濟貿易部就會同海關總署、國家商檢局發布了《關于禁止紡織品非法轉口的規定》,2004年7月1日實施的《對外貿易法》也對“非法轉口”問題做出了相應的處罰規定。一旦發現有“非法轉口”現象,商務部將根據《對外貿易法》第63條的規定,對涉案企業進行處罰。
河北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指出,打擊“非法轉口”貿易不僅僅是政府、行業監管部門的責任,也是全行業的責任。各企業要引起高度重視,要按照“歐美紡織品原產地規則”的有關內容進行自查自糾,對已查出的“非法轉口”現象應立即停止,要顧全大局,要以維護行業的長遠利益和企業的根本利益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