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裝產業前景看好 質量尚待提高
- 前不久,廣東省有關部門抽查了廣州等6市22家商場、超市、個體戶銷售的兒童服裝商品91批次,合格率僅為34.1%,在檢出的不合格產品中,9種產品被檢出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超標。一時間,關于廣東出現“致癌”童裝的報道不斷見諸報端,引發了全國范圍內對童裝質量安全問題的廣泛關注。業界認為,童裝產業今后必須增強質量意識,加大質量投入,把好把嚴質量安全關,方能成就產業的良性健康發展。
產業現狀形成集群
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陳大鵬介紹,十幾年來我國童裝產業發展很快,市場需求迅速擴大。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共有童裝企業4萬多家,從業人員達到20萬~30萬人。
中國服裝協會提供的《2005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年產童裝46億件,占全國服裝總產量的近10%,其中梭織童裝16億件,針織童裝30億件。國內市場的童裝消費量為21億件,消費總額約400億元,占全國服裝總消費的近7%,占全球童裝總消費的3%。
從市場格局來分析,我國童裝銷售的60%集中在批發市場,而在這里銷售的產品多數沒有品牌,多屬中低檔產品。這與我國城鎮及農村市場的童裝需求快速擴大有關。據統計,近年來城鎮居民對童裝的消費量呈上升趨勢,年增長率高達26.5%。
從產業格局來分析,童裝產業的進入門檻較低,最近幾年企業數更是急速增長,以中小企業為主,在4萬多的企業中擁有自主品牌的企業不過幾百個,年銷售額過億元的企業僅有十幾個,超過5000萬元的大概有幾十個。
可喜的是,雖然單個企業的實力仍顯不足,但我國已形成了幾個童裝產業集群地區,它們是聚集了2300多家童裝企業,年產值35億元、占全國童裝產值的1/3,已培育起一批品牌的廣東佛山;現有童裝企業5000多家,年產童裝2億件(套),國內市場占有率高達22%的浙江湖州織里鎮,以及童裝產業基礎較好、發展較快,集群效應初現的浙江溫州永嘉縣甌北鎮和福建石獅鳳里鎮。
產業前景廣泛看好
我國擁有龐大的童裝消費群體,童裝市場具有極大的開拓潛力。根據有關人口統計年鑒,我國14歲以下的兒童約有3.14億,其中城市近1億,農村2億多。當前我國小學在校生為1.35億,初中在校生為5700萬,校服又是童裝消費的一大類項。據測算,2005年以后,我國每年的新生兒出生率將保持一定比率的遞增,到2010年,新生兒出生數將進入高峰期,在現有出生數的基礎上增加一倍,將形成龐大的兒童服裝消費市場。加之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城鎮及農村消費能力的增強,也將成為帶動童裝市場需求增長的因素之一。
我國童裝市場正在逐步由數量消費階段轉向品牌消費階段。中國服裝協會童裝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劉嘉認為,2005年是我國童裝業進入轉型期的起始年,產業、市場、產品、企業結構都在發生著巨大變化。據預測,今年童裝業可能會出現兩大特點:首先是新的市場品牌格局將逐步形成,個別品牌的市場忠誠度有所確立,行業主導力量也將顯出雛形,行業洗牌初見分曉;其次是國內市場中低檔產品市場競爭壓力進一步加大,同質化產品之間的競爭尤為激烈,價格攀升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