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機貿易以高速增長 成縫機外貿主力
——世界縫制機械部分生產國(地區)貿易概況分析
當前,世界上從事縫紉機及零部件制造的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日本、德國、韓國、中國以及中國臺灣省。據中國、日本、德國及中國臺灣省海關的統計資料顯示,2005年這些國家和地區縫制機械出口額總計為22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9.7%。由于世界縫制機械產業向中國轉移的速度加快,使中國的縫制機械對外貿易不僅位居世界之首,同時也成為推動世界縫制機械貿易增長的主要力量。2005年中國、日本、德國、中國臺灣省縫制機械出口增長的絕對額是1.9億美元,而中國縫制機械出口增長的絕對額高達2億美元,由此看出,如果扣除中國增長因素,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縫制機械出口共計下降311萬美元。2005年,日本和臺灣地區出口縫制機械小幅增長,德國出口下降23%。
重要國際市場剖析
歐洲
歐盟是全球第一大服裝出口地區,2004年出口749.2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9%,占全球服裝出口總額的29%,因此,歐盟也是全球縫制機械銷售的重要市場。在歐洲,縫制機械的銷售市場有從西歐向東歐轉移的趨勢。歐盟東擴后,東歐的一些國家相繼加入歐盟,歐盟成員國達到25個,擴大后的歐盟內部的整個單一市場提供單一的貿易規則、單一的關稅以及單一的行政程序,允許商品和服務更加自由地流動,并提高整個地區現行規則的水準。其次,東歐地區相對低廉的成本優勢,尤其是在配額取消后,東歐的紡織服裝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出口到波蘭、保加利亞等國的縫制設備快速增長。重機、百福等知名企業也將歐洲的總代理設在了這些國家,可見東歐市場的重要性。相比而言,歐洲市場對于機電一體化程度高,尤其是對高品質的特種機的需求較大。在歐洲市場,德國產品所占市場份額最高,其次是中國和日本的產品。德國縫紉機出口1.8億萬美元,中國縫紉機出口1.51億美元,日本縫紉機出口6903萬美元。
亞洲
東亞及東南亞是全球服裝出口最重要的地區,全球十大服裝出口國家和地區統計中,有5個屬于東亞和東南亞,這5個國家和地區分別是中國、中國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孟加拉國。這些國家和地區也是縫制機械銷售的重要市場。2005年配額取消后,歐美等對中國紡織服裝出口設限,部分訂單轉移到了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縫制機械銷售喜人。在亞洲市場,中國所占市場份額最高,其次是日本和德國。中國縫紉機出口5.3億美元,日本縫紉機出口3.4億美元,德國縫紉機出口8726萬美元。
非洲和南美
在非洲和南美,其紡織服裝產業與亞洲相比還不具備競爭力,而中國的縫制機械產品在非洲和南美因價格因素占有—定優勢。2005年中國向非洲和南美分別出口4196萬美元和9425萬美元;日本向非洲和南美出口539萬美元和470萬美元,德國向南美出口2315萬美元,向非洲沒有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