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機會展變臉突圍
- 權威人士指出,一個國際化、專業化的制造設備展會好比是連接上下游產業的齒輪。如今,在中國紡織服裝業和縫制設備制造業間最具效力的齒輪便是其順應產業發展,市場呼之欲出的行業區域展
作為紡織服裝業和縫制設備制造業的絕佳交流平臺,令業界矚目的中國國際縫機設備與織物加工技術展覽會(TPC)將于今年10月在上海盛大登場。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中國縫制設備行業風云變幻,重組和創新已成為縫制設備展適應產業變革的重要舉措。
服裝產業增幅放緩
縫機企業競爭加劇
有關統計資料顯示,中國服裝業在經過20多年的高速發展后,目前已進入增幅減緩期。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最新的行業報告表明,今年一季度,全國服裝產量33.44億件,同比增長0.5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9.87個百分點。另據上海海關提供的數據,今年前4個月,上??诎冻隹跉W美的31類受限產品呈大幅下降態勢,僅為9.3億美元,下降了35.2%。今年1至4月,江蘇省紡織品出口總額為59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8.2%,但低于去年同期增幅6.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我國服裝大省浙江今年2月也首次出現5.3%的負增長。
當中國紡織業連續數年以高于20%的速度發展之后,目前已進入后配額時代產業發展的調整期。有消息透露,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已將2006年產業發展的增速目標調整到15%。
隨著我國紡織服裝產業增速的放緩,其賴以生存的縫制設備產業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服裝產量增幅每降低1個百分點,縫制設備的需求量則減少3個百分點。據業內人士介紹,縫制設備的使用壽命一般為8年,其年更換率均在12%左右。縫制設備產業的發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服裝產量的遞增幅度。
與此同時,經過近80年的發展,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縫制設備生產國,但超常規的高速擴張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也不同程度的加劇了縫制設備的市場競爭。
去年伊始,我國縫制設備市場開始呈現出嚴重滯銷態勢,不僅經銷商手中的設備難以出手,而且生產企業的產品庫存也大量積壓,應收賬款無法回籠,有的企業甚至出現產品占壓資金高達2個億的局面,于是拓展有效銷售渠道成為當下縫制設備企業的當務之急。
會展市場風云突起
市場細分初見端倪
日前,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CISM A)組委會已將每年一屆的辦展周期改為兩年舉辦一次。作為現已躍居世界第二大縫機展
的CISM A,此舉一經推出,便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理事長田民裕指出,隨著CIS-M A的不斷壯大,近年來縫機生產企業越發感到展會所帶來的無形壓力。特別是參展成本、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令其難以招架。對此,中捷控股集團董事長蔡開堅也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說,展會越來越像是在擺闊氣了。一個展會的費用加上工作人員的開銷,就要花掉1.5個億。賺1個億多難啊,如果把這些錢投入到技術創新上該多好。杰克縫紉機有限公司董事長阮積祥對于CIS-M A辦展周期的調整見解獨到,他說,次數并不重要,關鍵是不要搞得既花錢又累人。事實上,企業每年花在展位搭建上的錢只占展會支出的1/3,其余大部分費用都用在了接待、宴請以及相互攀比等方面。
面對業界的種種評說,縫機會展行業在反思中不斷探索新的辦展思路,中國龐大的縫制設備市場需要更多更細分的貿易交流平臺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于是,TPC應運而生。作為IM B COLOGNE的中國移植展,其主辦方德國科隆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將為今年10月在上海舉辦的TPC注入豐富的辦展理念,還將帶來全球最大數量的有意開拓中國市場的縫制行業制造商及專業買家,并為中國縫制設備企業擴大商業影響和提高品牌價值營造機會。
與此同時,縫機設備區域展也呼之欲出,它打破了以往設備銷售的地域性局限,不僅能在第一時間里對接終端客戶,而且能與下游服裝產業直接面對面。業內人士認為,縫機設備區域展催生的是最具市場活力的行業展會,其務實的辦展作風、精確的服務內容將在縫機設備展的發展史寫下濃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