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文欣:民族服裝品牌是市場的通行證
- “你可以沒有資金,沒有工廠,沒有產品,甚至可以沒有人,但你不能沒有品牌,有了品牌就會有市場。”昨日,在主題為“贏在品牌,決勝終端”的2006絲綢之路國際服裝服飾節專題論壇上,中研國際首席管理顧問、服裝業著名品牌與營銷管理專家祝文欣說。
品牌是敲門磚
祝文欣說:“品牌已經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走向市場的通行證,產品打開市場的敲門磚。”
就新疆的服裝品牌而言,應該突出少數民族服裝品牌。祝文欣說,從游牧時代開始,維吾爾、哈薩克、蒙古、柯爾克孜、塔吉克等民族就運用各種野生動物和家畜皮、毛等作為原料制作服飾。
“上世紀80年代初,新疆的毛布、靴子、圍巾等暢銷內地,深受內地人喜愛。”祝文欣說,“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由于市場經濟觀念滯后,新疆民族服裝的發展開始走下坡路,服裝加工企業萎縮,如聯邦西服、艾得萊斯等民族服裝品牌始終是‘藏在深閨無人識’。”
品牌要有民族特色
祝文欣說,在本屆服裝服飾節上,艾得萊斯、壹俐綺、吾爾尼沙等民族服裝品牌受到國內外客人的青睞。原因是這些服裝很具有地域民族特點。
新疆著名服裝設計師孫秀琴與祝文欣看法相同。她認為,新疆要培養本土大型服裝企業,必須從自身的民族特色服裝做起。只有依托資源優勢、突出民族特色,新疆服裝企業才能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走原料品牌之路
祝文欣認為,要打造新疆民族服裝品牌,主要要依托地域文化和資源優勢。他分析說:“新疆應該充分利用服裝原料的資源優勢,走原料品牌之路,以原料品牌帶動和打造民族服裝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