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節·發現:服飾企業少 看的人更少
- 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經過自己的展位卻很少有人進來,浙江省諸暨市潤澤珠寶公司的何菊萍心里有些落寞,參展的服飾企業少、看的人更少這個局面讓她有些始料未及。
記者7月20日在國際博覽中心看到,參展的400多家企業中大部分是服裝企業,展示皮具、首飾的服飾企業加起來也只有不到二十家,還大都“蜷居”在展廳的角落里。
諸暨市潤澤珠寶公司的展位就在104廳的最里面,據何菊萍介紹,諸暨市是國內最大的珍珠養殖基地,生產的珍珠在國內很多城市都非常暢銷,這次諸暨市經貿委組織了5家珍珠制品企業前來參展,僅潤澤珠寶公司就帶來了20多個款式的上千條首飾,就是想通過服裝服飾節打開西部乃至中亞市場。
但來到烏魯木齊之后,何菊萍發現參展的飾品企業特別少,根本形成不了強勢效應,尤其是珠寶首飾這一塊,基本集中在珍珠制品的展示上,除諸暨市的5家企業外,大連的幾家首飾公司也都做的是珍珠制品,如此一來更加吸引不了買家的眼光,到現在為止何菊萍還沒有接到一批訂單。
“我參加過大連、上海、廣州等不少地方的服裝服飾節,飾品和服裝幾乎是平分秋色的。”何菊萍說。
和潤澤珠寶公司有著相同境遇的還有連云港東海天然水晶工藝品廠,該廠展示的飾品以水晶首飾和眼鏡為主,展示3天來也是少人問津,偶有幾個來看的,也都是想當場購買的“散戶”。
該企業負責人王永梅認為,人們對服飾的關注度折射了一個地區服裝業的發達程度,在國際性的服裝服飾節上,服裝和服飾的比例嚴重失衡,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她希望下一屆服裝服飾節的招商中能多考慮服飾企業的比重,讓絲綢之路國際服裝服飾節能夠真正用兩條腿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