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嚴查打擊紡織服裝“異地出嫁”
- 近日,商務部已向國內紡織品出口企業發出通報,嚴禁企業利用第三國或地區的產地證明和標簽,向對中國紡織品出口設限的美國和歐盟市場,進行非法轉口貿易。
商務部的通報指出,各地有關部門要迅速對本地區的紡織品違規轉口活動進行自糾自查,加強對相關企業的督促指導,堅決杜絕本地區“非法轉口”現象的發生,并表示將依法對涉案企業進行處罰。廣東省外經貿廳公平貿易局陳立鵬說,按有關對外貿易法,對涉案企業的處罰很可能是在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期間內禁止從事相關對外貿易經營活動。
自去年,中國和歐美相繼簽訂紡織品出口諒解備忘錄后,中國分別與美歐就在2008年中國出口紡織品的數量和種類進行了確定,然而,由于出口配額數量有限,一部分企業,開始出現借道緬甸、越南、泰國、韓國、俄羅斯等地向歐美等紡織設限市場出口的現象。
根據中美、中歐紡織品諒解備忘錄關于違規轉口活動的處理規定,經雙方核查和磋商后,違規轉口一旦確定,將對當年或下一年度的全國協議總量進行等量扣減,這意味著企業違規將直接導致整個紡織行業受罰。
據了解,我國此前一直嚴禁非法轉口貿易,在1993年國家對外經濟貿易部、海關總署及國家商檢局等三部委就曾發文禁止紡織品非法轉口貿易。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部主任趙玉敏指出,非法轉口是一種規避貿易限制的行為,這次直接誘因在于中國是去年全球紡織品配額取消后惟一一個遭受美歐重新設限的國家。他還認為,非法轉口問題浮出水面表明了在倡導自由貿易的環境下執行貿易限制協議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協議雙方必須有足夠的資源和手段來杜絕違規行為的發生。
據中國海關統計,今年1-5月,我國紡織品和服裝進出口總值為577.36億美元,與上年同比增長22.05%。其中,對歐盟、美國的出口金額共計144.99億美元,與上年同比增長7.33%,而對非歐盟、美國的出口金額為362.88億美元,同比增長33.07%,占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71.45%。海關專家指出,當前我國對歐美紡織品及服裝出口增幅有較大回落,與此同時,國內部分紡織服裝企業希望通過擴大對非受限市場的出口以釋放過剩產能。針對上述情況,建議有關部門發揮行業協會的指導和協調作用,引導中小企業及時調整產品結構,適度增加非設限類產品的出口,合理安排出口進度,并積極關注周邊國家發展紡織業情況,避免遭受更多的出口限制和同行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