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拓展 寧波服裝節十年“一路飄紅”
- 中國“第一套西服”、“第一件中山裝”、“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西裝裁剪書”,這些承載著歷史光輝的詞匯,與一個地區緊密相連———寧波。經過了10年的不斷壯大,經過了2005年的成功變臉后,寧波國際服裝節與中國國際服裝服飾交易會于今年迎來了它們十歲的生日。在“金九銀十”展會扎堆的日子中,寧波服裝節將用何種方式順利“出位”,以展現寧波服裝10年發展歷程來慶祝生日,又將如何將這10年的“一路飄紅”延續到下個10年?這些都成為人們心中的疑問。7月18日,隨著該展會核心人物的齊聚京城,一切疑問也隨著媒體們的頻頻發問變得脈絡清晰起來。
專業展會的全民化拓展
無論是展會還是服裝節應走向何方,一直在業內討論不休。是繼續專業化、高端化發展使其成為少數人群的高端派對;還是擴大其受眾面、加大在普通層面的傳播力度,使其成為一場全民的時尚聚會———這兩種演變趨勢也隨著各地服裝節多年的演繹愈發明顯。
作為“紅幫裁縫”之鄉,作為一個有著強勢產業基礎的寧波,在此舉辦的服裝盛會又將走向何方?據寧波市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俞丹樺介紹,作為寧波服裝節期間的重頭活動———第三屆中國青年服裝時尚周,在以往活動形式的基礎上將有所調整,在主體活動上,保留“先鋒杯”2006中國青年服裝設計大賽、2006中國青年服裝時尚論壇、少兒服飾文化節等重頭戲,暫停“最喜愛的服裝品牌評選”、“自我形象設計大賽”;增設“2006中國青年原創動漫作品展暨cosplay表演大賽”、“青年文化建設研討會”等活動。所有活動的設置不僅要吸引專業服裝人才的關注,更要適應產業發展的需要并加以不斷演變提升,使寧波服裝節成為一個品牌,在更大的受眾范圍內進行宣傳推廣,并通過展會的提升促進當地服裝產業的發展,加大創意產業在傳統產業中的影響力。
并且今年服裝節在作品的展現方面更加挖掘“后現代”的民族文化精神,在創新中孕育鮮明的文化意味,體現服裝時尚與創意經濟的相互作用。
男裝城市的女裝問題
作為一個舉辦過9屆的展會,寧波服裝節的策劃群已十分了解哪些元素能夠吊足人們的胃口。隨著近年展會情況介紹的不斷推進,寧波國際服裝節海報設計大賽、中國服裝協會培訓中心揭牌儀式、寧波國際服裝節攝影大賽等一系列詞匯,不斷刺激著在座媒體的味蕾。當2007中國春夏服裝流行趨勢發布會、首屆寧波女裝品牌評選活動激蕩在記者們耳邊之時,隨著大腦的興奮,新的問題也隨之迸發而出。
眾所周知,在3月的北京,由中國服裝協會攜手重量級服裝設計師、重頭企業為業界獻上了兩場中國服裝的流行趨勢發布,在短短的6個月后,寧波服裝節又將為人們帶來哪些流行趨勢的資訊?同時,寧波這座以男裝起家聞名的城市,舉辦本地女裝品牌的評選,又將向中國服裝業界傳遞哪些信號?
寧波服裝協會副會長陳國強用“男裝城市面臨的女裝問題”作為開篇回答了記者的問題。陳國強談到,這些活動形式的出現首先要依托于產品個性化、差異化對于它們的需求,其次它們也是產業提升的有力助推,寧波男裝的發展到今日已經有能力“武裝”中國的男人,但是女裝發展的現狀卻不能比肩男裝的實力。為此,該活動的出現也可以看作是“藍海戰略”的一種體現。就女裝產業的實力而言,北京占據了文化與傳媒優勢,深圳則得益于香港時裝流行的迅速滲透,杭州則受益于服裝學院派的影響,作為男裝取勝的寧波,發展女裝則應當依靠傳統產業基礎對于新領域的有力推動以及現代服裝高等人才的有效培育機制。
“韓流”過后是“歐風”
據寧波市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俞丹樺介紹,在中國國際服裝服飾交易會期間將有境外專業客商4000余名到達寧波參觀展會。在2005年的寧波服裝節上大批量的韓國企業的參展使得整個展會上刮起陣陣“韓流”。而在今年的服裝期間將舉辦的意大利服裝服飾文化周無疑會將“歐風”吹遍整個寧波。并且該活動已列入2006中國意大利年重要活動之中。屆時將有意大利服裝服飾展銷、意大利服裝設計師作品專場發布、佛羅倫薩旅游推介會、巴洛克音樂會等一些列展現意大利時尚風情的活動出現。
并且,目前已確定意大利、韓國、日本、印度、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7個國家和地區將到寧波參展,國際展位面積將占總展位面積的25%以上。國際化的辦展方向、數量眾多的國際展商,無疑將會為寧波這個年服裝出口額50億美元的城市帶來更大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