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點剎紡織轉口貿易之路
- 商務部的此次嚴懲將使國內紡織出口企業的轉口貿易之路不再暢通。
杉杉等400多家企業受罰,為獲利轉口貿易成企業新辟出口途徑
近日,江蘇一家紡織出口企業因為一批出口紡織品犯了難。原來,這批貨原計劃是通過俄羅斯來轉口到美國市場的,但如今,商務部的一紙文件,讓企業不敢再采取這種做法。
7月上旬,全國主要紡織企業通過各種渠道收到過這份文件。大意是:嚴禁企業利用第三國或地區的產地證明和標簽,向對中國紡織品出口設限的美國和歐盟市場進行轉口貿易。各地還將對本地區的紡織品非法轉口活動進行檢查,違規企業還將受到處罰。
“轉口俄羅斯出口,現在是不行了,可不出口,除去配額投標等相關費用,企業也賺不了幾個錢。”這家企業的老總無奈地說道。
400多家企業將受罰
2005年,中美、中歐紡織貿易爭端爆發后,中國和歐美通過多輪艱苦磋商終于相繼簽訂紡織品出口諒解備忘錄,并分別與美歐對2006年至2008年敏感紡織品的出口數量進行了確定。
同年年底,商務部啟動配額招標程序,就2006年的紡織品出口配額展開招標。根據商務部紡織品招標委員會的規定,企業參與紡織配額招標都需繳納一定額度的配額保證金。商務部此舉旨在禁止一些企業參加了招標,分到了配額,但浪費配額行為的發生。
盡管防范在先,但商務部不愿意看到的情形還是發生了。在2006年輸美歐第二批配額招標的時候,許多企業出現了參與投標,但不繳納配額保證金的現象。按商務部的說法,企業沒有交納配額保證金,就意味著放棄了原則上已屬于自己的配額,同時也對原本就數量有限的配額造成了浪費。
針對此事,7月11日,一則“關于擬對2006年度輸歐、輸美紡織品出口許可數量第二次招標中未按規定交納中標保證金的企業實施處罰”的公告出現在商務部的官方網站上,網站還同時公布了相關企業的名單。記者在這份名單上看到,中國服裝公司、杉杉等許多知名的紡織企業名單也赫然在列。粗略一算,竟有400多家。
對于這些未繳納保證金的企業,商務部計劃收回這些企業的中標數量,并取消這些企業2006年度、2007年度相關類別的投標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