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時裝之都”建設 培育北京強勢品牌
- 36個服裝品牌入圍“北京十大時裝品牌”
為貫徹落實建設“時裝之都”規劃綱要,推進名牌戰略,促進北京地區服裝品牌企業在產品設計、質量、營銷、創新等方面全面發展,在北京市工業促進局、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及專家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十大時裝品牌及時裝之都建設貢獻獎》評選活動日前已全面啟動。該活動旨在全面盤點2005年北京最有影響力的服裝品牌,擴大服裝品牌的社會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同時加大北京時裝之都品牌建設的推廣力度和消費者的參與度,為北京建設時裝之都培育推選出一批具有雄厚實力的自主創新的服裝品牌。通過政府的扶持力度,培育出建設北京時裝之都的中堅力量。
根據《北京十大時裝品牌》評審委員會工作條例規定,經專家評委的初審,36個服裝品牌列為北京十大時裝品牌候選品牌名單。他們是:(按拼音排序)愛慕、奧克斯特、巴比龍、白領、天壇、紅都、吉芬、杰奧、杰恩、杰特曼、金吉列、愷王、藍地、朗利夫、朗姿、雷蒙、李寧、綠典、玫而美、派克蘭帝、賽絲特、紳士、水孩兒、順美、坦博、滕氏、銅牛、威克多、五木、纖絲鳥、雪蓮、雪倫、依文、昱璐、莊子、宗洋。
《北京十大時裝品牌及時裝之都建設貢獻獎》評選活動體現六大權威性:
一、政府大力推進。為將北京時裝之都建設真正落實到實處,培育出自主服裝品牌,得到了北京市工促局、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質量監督局的鼎力支持,力爭將此次活動打造成為推進北京時裝之都建設的名牌項目。
二、參評標準明確。對于參選企業,組委會要求總部必須是注冊在北京,年銷售額在3000萬元以上的自主服裝品牌;營銷業績、市場覆蓋率等指標占有一定比例的權重。
三、強大的評審陣容。本次評選活動,評委由來自行業專家、商業、媒體以及信息統計等相關部門的40人組成,評委會組成的廣闊覆蓋面保證了評選活動的公平性與嚴密性。
四、廣泛的社會參與。為打造最強大的社會聲勢,保證評選的公證性,本次評選活動將加大公眾參與力度,采用信函、網絡投票,以及億元商場現場投票等方式擴大入圍候選品牌的影響力。
五、評選工作公平、公正。此次評選活動由北京市公證處全面參與監控。
六、媒體陣容強大。北京電視臺、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北京晨報、北京現代商報、服裝時報、中國服飾報、中國紡織報、新浪網、中國國際服裝紡織網、北京服裝紡織網、時尚北京·北京服裝紡織雜志等眾多北京代表性媒體也將以最大力度參與到活動中來,打造最強大的社會影響力。
為推進時裝之都建設產業鏈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個人和企業,組委會還設立了若干《時裝之都建設貢獻獎》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