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巴貝”的時尚之父
前些日子,一位在澳門投資的美國客商慕名來到位于嵊州市的浙江巴貝集團有限公司,尋找高檔時尚的家紡面料。在看了樣品后,美國客商當即下了25萬米家紡面料的訂單。“在中國,我還沒看到過比這更時尚的面料。”臨走前,美國客商如此評價“巴貝”的產品。“時尚”,讓“巴貝”10多年來一路引領著行業的潮流。而屠永堅,正是巴貝“時尚”的領舞者。
從1994年到“巴貝”任技術開發部經理,到現在主管技術的副總經理,10多年來,屠永堅一直把提高自主設計能力、引領領帶服飾時尚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一路耕耘,成績矚目:在領帶設計大賽中多次奪得金獎,多項科研項目獲省、國家級科學技術成果獎,其中高密度全顯像數碼仿真彩色絲織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圖》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省科學技術一等獎,受到中央領導的高度評價,榮獲“大世界基尼斯之最”,這也是迄今為止在紡織行業里獲得的最高獎項。憑著學科技術帶頭人的睿智、共產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屠永堅在人生道路上不斷超越自我,織出了一片錦繡。
2002年,屠永堅從國外考察和專題報道中得知有一項增重染色真絲技術正在悄然興起,他敏銳地感覺到這將是今后領帶面料的發展趨勢,便馬上組織人員投入研制。一開始,由于助劑配方難調,增重率很不穩定。屠永堅帶領科研人員,找原料、找專家、找技術,從助劑廠到科研院校,從國內到國外,在找尋中一次次地進行試驗。艱難跋涉6個月,效果還不是很理想,他靜下心來分析失敗的原因,并多次向紡織大學的專家教授請教,在品嘗了無數次失敗的苦澀后,成功終于開始眷顧。2003年,增重染色真絲通過省級新產品鑒定。而就在這一年,絲價開始出現了波動,之后不斷扶搖直上。“當時每噸絲價沖破了18萬元,這項技術的經濟效益就立竿見影了。”屠永堅說,在不增加原料的情況下,面料通過染色可以增重33%,按現在的用量,樂觀的估計,每個月就可以節省200多萬元。2005年,增重染色真絲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
“蹲下來欣賞自己留下的腳印,站起來很容易迷失方向,我要做的就是不斷前行。”幾年來,屠永堅帶領技術開發部的全體員工,充分運用巴貝公司的資源基礎,研究開發出無數領帶花型和織物品種,吸引了眾多國外客戶。2005年4月,中國(浙江)國際家用紡織品展覽會在杭州舉行,一位美國客戶突然在巴貝公司展位前停了下來:“想不到中國還有如此高檔的家紡產品。”當天這位美國客戶退掉了次日回國的機票,前往巴貝公司參觀。
屠永堅,以對經緯的特有情感,一路領舞時尚潮流,不斷豐富著服飾、家紡產品的內涵。2004年屠永堅被評選為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養人員,由其主持的增重染色真絲項目正在申報國家火炬計劃,功能性高檔真絲提花產品研究開發也在積極申報國家科技攻關計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