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釋縫機“固體潤滑”
- [引言]:在縫制設備上下游產業對“無(微)油技術”的談論和實踐已經達到一定熱度的今天,還有一些同仁、甚至是我們縫制設備的技術人員其實并不真正知道這種技術的內涵和機理。何為固體潤滑劑?固體潤滑劑使用的場合、方法、特點都有哪些?針對諸如此類的模糊認識有必要結合我們研發實踐個案做簡單推介:
一、固體潤滑劑概述
傳統潤滑材料(普通潤滑油、潤滑脂)的工作極限在超低溫、高真空、強幅射、超高速、超重載和特殊介質或容易污染、不宜采用的工作環境中,已難解決現代條件下某些高端或特殊機電產品的摩擦和磨損。
“兩彈一星”、“神舟飛船”、“航天航空”、“超常規現代熱兵器”等尖端機電產品研制過程中,我們的科技精英也曾一度為此犯愁,但是他們從沒有因此氣餒,沒有停止過對有關潤滑新材料制備、運用機理的研究和分析。他們知道:解決核心技術上“矛盾”的根本之“法”必須得靠自己腳踏實地去研究。“有條件乘勢而上,無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已成為科技界同仁頑強不息的工作精神,經過反復不斷地研制、試驗,一批批與傳統潤滑材料在概念和機理上完全不同的固體潤滑材料相繼研制成功:“物理氣相沉積潤滑膜”、“粘結固體潤滑涂層”、“金屬基高溫耐磨自潤滑復合材料”、“聚合物自潤滑復合材料”、“納米潤滑材料”等不勝枚舉。
固體潤滑材料在研究和制備過程中伴生出一些新的科技術語。為了讓非高分子專業同仁略見一斑,不妨從相關資料中節錄以下描述:“高分子化學反應中,原子重新排列鍵合的空間一般都較原子尺寸大得多、處于非受限狀態。如果原子的排列和鍵合是在一個有限的空間或環境、如納米量級的片層中進行,小分子單體與片層間分子的物理相互作用而受約束、被迫做某種方式和程度的排列、然后發生單體聚合,其拓撲結構既不可能因受空間完全復制、又不會完全同于自由空間中所得到的情形”。
固體潤滑材料通常是用二硫化鉬、石墨、硼砂或金、銀、錫、鉛、鎂、銦等軟金屬及其混合物以超微細化(粒徑為小于10微米的粉末)顆粒分散于經過精心選擇的膠粘劑、金屬或塑料等基體材料并混合起來形成薄膜、涂敷層以水劑、油劑、脂劑或固態復合物整體的形式被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