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繡路上“姐妹花”
“再也不用一針一線地去繡了,也不用擔心針頭刺破手指,而且繡出來的花又快又漂亮,質量、銷路也好,電腦繡花真的很不錯!”近日,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鄉富祿村的陸勝姣、陸家英兩姐妹用多年的積蓄,從浙江引進了價值10.3萬元的多功能繡花機,并迅速打開了生產和銷售市場。
三江縣富祿鄉自古以來就是三江縣的重要商埠,并長期是榕江河商貿中心,也是三江富祿及周邊貴州一些鄉鎮的商品集散地,特別是每年一度的“三月三”花炮節更是商賈云集,居住在這里的苗族和侗族都喜歡在衣服上繡花。陸家兩姐妹深受這種商業環境的影響,從七八歲開始就學會用針繡花,長大一點就用縫紉機、電衣車繡花,成為這一帶有名的繡花姐妹花。
2003年,姐妹倆到浙江打工,看到那里的老板用電腦繡花又快又好,心里就想:家鄉的人們都喜歡穿繡花的衣服,而且是要一針一線地繡,需要時間很長,能否用電腦來繡呢?于是,只要有空,姐妹倆就在老板的繡花機前偷偷地學習。2004年6月份,姐妹倆從工廠辭工,并花了1.6萬元自費到北京學習電腦繡花全部操作技術。
今年6月,學成歸來的姐妹倆用自己的全部儲蓄,加上向親友借的錢,買了價值10余萬元的電腦繡花機。電腦繡花機繡花的速度是一般家庭用繡花機的10倍,能根據顧客要求繡出不同的花色品種。姐姐陸勝姣告訴筆者,有了電腦繡花機以后,來繡花的人更多了,不僅有富祿本地的,也有梅林、同樂等地的,甚至有貴州的一些村民,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路。電腦繡花機每天可繡30個花樣左右,按每個花樣9元計算,收入可觀。姐妹倆計劃,以后還要購買一臺電腦繡花機,擴大生產。
圖為姐姐陸勝姣在操作電腦繡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