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只會消費沒有自主品牌
- 面對奢侈品時代的到來,中國品牌何為?很多對奢侈品頗有造詣的高級管理人員,曾被稱做“操盤手”,是他們一步步提升了品牌價值。
目前全球的奢侈品市場異常低迷,但是2005年,對中國來說,儼然又是一個奢侈品集中的年份。5月18日,首屆國際頂級時尚品牌行業高峰會在上海舉行;著名時尚品牌PRADA普拉達的時裝作品展覽隨即高調登場;這邊國際奢侈品展覽在上海開幕,那邊"意大利生活節"在北京展示意大利生活概念。而更令奢侈品愛好者興奮的消息是,每年在摩納哥舉行的國際頂級奢侈品展覽TopMarques今年10月也將來到上海。
同時,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與幾大商學院聯手,聚焦奢侈品和時尚產業管理研究,培養專業的管理人才,也在傳遞著奢侈品的消費理念。
面對奢侈品時代的到來,中國品牌何為?很多對奢侈品頗有造詣的高級管理人員,曾被稱做“操盤手”,是他們一步步提升了品牌價值,從而將之送到"奢侈品"的巔峰。
成熟的管理體制和深諳此道的“操盤手”能否催生本土奢侈品牌呢?
奢侈品時代的來臨
事實上,目前全球的奢侈品市場異常低迷,奢侈品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下降了。而盈利警報在各個流光溢彩的公司里響起。近幾年來一向備受推崇的奢侈品制造商古奇2004年的盈利和上年同期相比跌去了97%。其他幾個大牌子的日子也不好過,原本計劃上市的普拉達也因為達不到銷量要求,推遲了這一計劃。
在這一形勢下,許多奢侈品生產商都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紛紛出動高層官員到中國造勢。近來,奧迪、喬治.阿瑪尼、卡地亞等眾多昂貴品制造商的總裁、總經理相繼訪問中國,并帶來了越來越奢侈的商品。國際奢侈品牌總是吃驚于中國人對奢侈品牌的購買能力。不管是30萬元一副的LOTOS眼鏡、還是1180萬元一輛的賓利豪華轎車,在中國的銷售行情都不可思議地好。
高盛關于中國奢侈品市場的研究報告稱:中國消費者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費群,到2008年,中國的奢侈品消費者對該行業全球總銷售額的貢獻將達到20%,到2015年,中國的消費者將與日本消費者成為同樣重要的奢侈品消費群。
從高盛研究部門估計數據來看,亞洲除日本外的其他地區消費占整個奢侈品行業總銷售額的18%,被認為是消費潛力最大的地區。其中,中國消費達12%,排在日本(41%)和美國(17%)之后,位居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費群。
歐美的奢侈品品牌不僅在培養著中國這個巨大的消費市場,又開始采用另一種方式對這一市場進行"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