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童裝:浮躁狂妄癥快痊愈
- 作為一名多年經營童裝的本經銷商,伴著中國童裝產業走過了七、八年的光景,目睹了中國童裝產業這些年來的風風雨雨,期間令人振奮的事情少之又少,使人無奈而沮喪的事情總是一樁又一樁。
中國童裝產業界有不少只想一味吸收經銷商撈加盟費的童裝廠家,它們無實力做品牌,更不好好做產品,多年浸染童裝業的經銷商,相信經歷這樣的事情太多了。
不少童裝企業患有浮躁狂妄癥,這是給人們最明顯的印象。患浮躁狂妄癥的癥狀體現在喜歡號稱自己是“中國十大優秀童裝”、“中國十大童裝品牌”、“中國著名童裝品牌”、“世界知名童裝品牌”等,或者干脆花錢買個“牌子”。用GOOGLE、百度等搜索一下能搜索一大列。實際上截止到目前,中國童裝界沒有進行過任何合法的、權威的評選、排名,權威管理部分也不會進行這樣的評選、排名。最可笑的就是有30多家童裝企業都冠以“中國十大優秀童裝”(有些叫法不一樣,稱“中國十大童裝品牌”),其中有不少是花了1千元或1萬元不等的價格,從一個非法刊物“《中國童裝》編輯部”買來的稱號。
筆者去年在和福建的一家童裝企業打交道時,依然看到公司櫥窗里有一個該企業童裝品牌被評為“中國十大優秀童裝”的牌子,與公司老總交談代理時,該老總竟然還振振有詞稱自己的產品曾被評為“中國十大優秀童裝”。但是即使是武漢漢正街上的批發幾元錢一套童裝的老板都知道,這個所謂的“中國十大優秀童裝”的牌子是1999年武漢的一個叫《中國童裝》的非法雜志大量“批發”出來的,可笑的是名為“十大”,實際上卻發了30多個,開始是數千上萬元一個,到后來為了更多的創造“收益”,1000元一個也“批發”。由于跑市場的緣故,那個一兩年里在武漢的漢正街、重慶的現在的朝天門,等幾個童裝批發市場,經常見到“中國十大優秀童裝”在吆喝。
當筆者告訴福建的這個老總,你們這個“中國十大優秀童裝”牌子上的落款公章“中國童裝編輯部”本來就是一個非法印章,“《中國童裝》編輯部”也是一個非法機構時,這個老總就“王顧左右而言他”了。看來他是明明知道自己的牌子的來歷,為何還要硬拿個花點小錢就能買來的招牌來欺騙你的合作伙伴呢?
近期,中國童裝界的浮躁狂妄癥又發作了。
上周的一天,筆者忽然在一個行業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全文照登如下:
中國童裝20強名單誕生
近日,從《中外童裝》雜志社了解到,中國童裝品牌20強已經誕生。這是中國童裝界首次對童裝品牌進行排序。據了解,中國服裝品牌100強的排序已連續進行了數年,但是在童裝界,這樣的評比活動尚屬首次。
這次評比主要是根據各種要素和指標的綜合,包括企業的實力、設計能力、品牌知名度、美譽度、營銷網絡,發展潛力等。
中國童裝20強的名單已經公布,他們是:米奇妙、史努比、派克蘭帝、力果、水孩兒、紅黃藍、西瓜太郎、雅多、笑咪咪、安奈兒、生肖王、ABC、今童王、小豬班納、夢特嬌、巴拉巴拉,好孩子,博士蛙、巴布豆、麗嬰房(排名不分前后)。
活動全面總結了近年來童裝行業的發展歷程,對中國童裝市場的一批名優品牌進行了集中的展示,主辦方還將把20強的形象宣傳集中起來做成大型畫刊,屆時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業內人士都知道,這家“《中外童裝》雜志社”的前身就是“《中國童裝》編輯部”,幾年來本人收到過幾次贈的雜志,以前沒刊號搞“地下”出版、發行,不過現在每年都租來一個書刊號,每月發行幾百冊或上千冊,變得“合法”了。
看上述名單,又有不少童裝企業的浮躁狂妄癥又發作了。再者,上述文字里有一句“這是中國童裝界首次對童裝品牌進行排序”,但是下面卻又說“排名不分前后”,既然說是“排序”,怎么會“排名不分前后”?難道僅僅是病句?還有一句“在童裝界,這樣的評比活動尚屬首次”應該也不對,以前“評選”的“中國十大優秀童裝”等難道不算數了?
當然上述名單中有幾個的確有實力的童裝品牌是勝任一個“強”字的,但是據歷史經歷判斷,這幾個實力型品牌是拒絕參加任何“評比”活動的,比如:米奇妙、史努比。敢打賭生產“米奇妙”、“史努比”的童裝公司根本就不知道有“中國童裝品牌20強”的存在,更不可能收到這樣的牌子。
看來在以后的一兩年時間里,一些童裝廠家的浮躁狂妄癥又要害得經銷商們耳朵生繭了,童裝經銷商又要在廠家那里不厭其煩地聽到“我們是中國童裝品牌20強之一”的話了。
所以,筆者很有必要告訴一下上述名單里的我的那個“上游”廠家:拜托,別再拿這種東西來忽悠我們經銷商了,這些虛榮的東西還是不要得好。好好將你的產品做好、品牌做好,不僅是對“下游”合作伙伴的最大支持,也會給你自己帶來巨大的好處——因為產品好、品牌好,消費者自然就青睞你的放在經銷商店里的產品,消費者掏腰包買了這些產品,廠商雙方難道不受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