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更熟悉中國企業而非中國品牌 品牌意識需加強
- 中國品牌研究院日前完成的一項調查顯示,外商更熟悉中國企業的名稱,而非中國品牌。外商對中國企業的認知度遠高于對中國自主品牌的認知度。
接受調查的對象是2629位參加過廣交會的外商,分別來自法國、英國、德國、美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問卷要求外商說出曾與自己有過業務往來的中國品牌、最喜歡中國哪個地區的品牌以及所熟悉和喜愛的中國品牌名稱。
主持這項調查工作的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鄭學勤說,調查發現,多數外商在回答這些提問時,說出的往往并不是中國品牌名稱,而是中國企業名稱。原因是多數中國企業都為外商開展貼牌生產服務,自主品牌出口能力不突出。經統計,接受調查的外商共說出了3104個中國企業名稱,但是這些企業以自主品牌出口的只有143家(僅占4.6%)。
此外,在外商最喜歡的中國品牌中,單一品牌的得票率普遍不高。只有三個品牌的得票數超過100張,它們分別是排在前三名的格蘭仕、雅戈爾和安溪鐵觀音,排在第四至第十的分別是美的、遠大、海爾、美雅、長虹、新科和TCL。
鄭學勤說,雖然貼牌生產已成為國內企業海外市場擴張中成功概率最高的一種形式,但中國企業在貼牌過程中只能賺取微薄的加工費用。另外,貼牌生產往往因加工出口量大而易遭遇國外的貿易壁壘。
另外,調查發現,福建企業具有較強的品牌意識,在包括首飾、陶瓷、服裝、機電、農產品等領域,以自主品牌出口的比例呈現明顯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