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召開紡織服裝行業發展研討會
- 7月19--21日,湖南省紡織服裝行業在常德召開了全省紡織發展研討會。會議本著貫徹落實國家十部委[2006]762號文件《關于加快紡織行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若干意見的通知》精神的指導思想,結合湖南紡織行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增長方式粗放的實際情況進行了研討。湖南省經委、發改委、省農業廳、常德市經委領導以及30多家大型紡織服裝企業的老總參加了此次研討。
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湖南的紡織行業具有很大的資源優勢:湖南是全國8大產棉區之一,又是中國的“苧麻之鄉”,苧麻產量占世界第一。加之湖南又是文化大省,具有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但是近幾年來,由于結構性矛盾突出,優勢產業沒有發揮優勢,致使湖南的紡織產業仍處于中等發展水平。為此與會人士達成共識:只要緊緊抓住當前的戰略機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國家關于“十一五”期間加快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的總體要求和原則,全面推進技術進步,加快自主創新,轉變增長方式,湖南建成紡織強省是完全可能的。具體措施如下:
一、要注重發揮麻、棉、竹等天然纖維的資源優勢。
湖南是棉、麻、竹資源大省,但卻是紡織弱省,弱在資金和技術投入不足。與會代表認為,要充分貫徹中央十部委[2006]762號文件精神,爭取政府的支持,增加投入,發揮湖南紡織資源大省的優勢,加快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要將產業鏈向高技術、高品質、高附加值精加工延伸,要提高高支紗和高檔精梳紗的比重,提高附加值。
二、注重產業集群發展。
去年中國服裝協會授予益陽麻業名城稱號之后,湖南的紡織產業集群有了較快發展,已形成益陽、漢壽的麻紡產業集群,常德、華容的棉紡產業集群,株洲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藍山的毛織針織產業集群,長沙、寧鄉的服裝產業集群等7大產業集群。目前的主要任務是規劃、建設好這些產業集群,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利用土地、勞動力資源、環境等優勢,使本地企業自愿入駐集群地;另一方面要利用中部崛起的機遇,承接來自沿海以及海外的產業轉移,使外資和外地企業落戶這些產業集群,發揮資金、技術和規模帶動優勢。
三、是注重品牌建設特別是自主品牌的建設。
湖南紡織行業目前還只有2個中國名牌(夢潔、益鑫泰),兩個馳名商標(夢潔、圣得西),集群地的區域品牌和企業自主品牌在全國還叫得不響。“十一五”期間,湖南要加大品牌建設的投入,利用文化大省和湖湘文化源遠流長的優勢,打造更多中國名牌,創建更多馳名商標。
四、是注重資源利用,減少環境污染。
根據中央十部委[2006]762號文件精神,提高資源利用率,抓好節能降耗,加大環保投入,實現環境與社會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