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服裝咸魚翻身 搜索營銷成內貿法寶
- 今年夏天,各大城市的“外貿服裝”小店著實火了一把。款式獨特的各種外貿服裝,吸引了不少時尚男女,也讓眾多外貿服裝生產企業來了個“咸魚翻身”。
其實這是國內外貿服裝企業無奈的生存選擇:在全球貿易自由化的背景下,國內外貿易摩擦使這些企業的出口變得困難,生存壓力變大。
于是一些聰明的老板此時將矛頭來了個180度轉彎,借力百度的搜索營銷轉攻內銷市場,打開了發展新渠道。
外貿受阻轉內銷
張小姐在廣州經營著一家小公司,生產“MADE IN CHINA”服裝,然后出口到歐盟國家。前兩年雖然生意不錯,但是隨著紡織品配額的緊張,張小姐的國外訂單陡然開始變少,雖是四處奔走,可是產品依然無法進入歐洲海關。
為了讓積壓的服裝打開國內營銷門路,張小姐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在百度上注冊了“外貿服裝”等關鍵詞進行推廣,沒想到這一試卻挽救了企業。公司網站的訪問量開始上升,來自武漢、大連各地的咨詢電話讓張小姐笑得合不攏嘴。“雖然比不上國外闊綽的大單,但是這些零碎小單也足以使公司回到了正軌。”
像張小姐這樣及時“轉向”的外貿服裝廠今年格外多。由于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區服裝加工業日益發達,外貿服裝數量急劇增加。但是受美國和歐盟對華紡織品配額的限制,加上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原本就競爭激烈的外貿服裝企業處境越發危險。尤其是主要生產中低檔服裝的企業更加捉襟見肘。外貿企業得不到大的訂單,導致開工不足、企業效益滑坡。無論是出口商,還是外貿加工企業都迫切需要找到新的贏利點度過難關,轉向內銷就是他們的選擇。
國家商務部也表示,在中國外貿連續5年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長、貿易順差持續擴大的情況下,中國將開始改變長期以來“重在鼓勵出口”的外貿政策,以促進國內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搜索營銷架供需橋梁
對于這些做慣國外生意的中國小企業來說,他們手上并沒有合適的國內銷售渠道。重新找國內批發零售商一方面要大量人力精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投入大量通信費、差旅費、廣告費,這是已經壓力重重的企業無法承受的。他們迫切希望找到一條有效而低價的推廣渠道。
另一方面,隨著夏季到來,外貿服裝走俏市場,服裝批發零售商卻苦于不知哪里去尋找更多質優價廉的外貿服裝企業進貨。在時間緊而且不能奔走于全國尋找貨源的情況下,網絡“尋貨”成了他們不二選擇。
這時,百度的搜索營銷就為他們架起了一座橋梁。只要企業在百度上注冊了相關關鍵字,有“外貿服裝”需求的客戶只要在百度上搜索時,就自然而然找到這家企業,從而解決雙方的供需矛盾。
外貿本就是國內較早認識互聯網、使用互聯網的行業之一。據統計,超過八成的外貿企業早在幾年前就建立了自己的企業網站。但浩如煙海的互聯網,以前客戶是很難找到企業網站。
但是現在,搜索營銷使這些企業網站“脫穎而出”。更重要的是,這種“脫穎而出”還跨越了地域的障礙并且費用低廉。拿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來說,它覆蓋了中國95%的上網人群,能幫助企業深挖全國各地存在的潛在客戶,而且“按點擊付費”的模式減輕了中小企業的風險,使他們得以體驗這一新潮的營銷模式“讓客戶來找你”的顛覆性理念。
業內專家認為,在全球服裝貿易處于僵持期的現今,中國外貿服裝企業及時轉攻內銷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同時,能否選擇正確的推廣手段更是成功“轉型”的法寶。一批張小姐這樣的外貿服裝廠選擇了百度為代表的搜索營銷,并在這個夏天成功打開內地市場,這將帶動越來越多的外貿服裝企業開始考慮同樣的轉型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