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服裝服飾業八成以上領袖品牌“中心”設在上海
- 目前,我國服裝服飾行業的領袖品牌80%以上都將總部或設計中心、銷售中心設在了上海,國際前一百位的頂級品牌也有超過70%落地上海。上海正成為國際、國內大牌服裝的聚集之地。
上海服裝行業協會近日迎來二十周年紀念日,來自全國各地及國際的服裝品牌云集上海爭奇斗妍,演繹“領袖秀上海”風采。記者獲悉,不僅國內的服裝大牌企業紛紛將企業總部搬往上海,如美特斯邦威,衫衫,波司登營銷總部等,就連國外的大牌中國總部在上海的也比比皆是,韓流服飾席卷中國后,韓國服裝協會干脆就設在了上海。但掰開指頭細數這些大牌服裝,有一個問題卻浮出水面:除了恒源祥、斯爾麗、培羅蒙……上海服裝本地品牌能數上數的大牌數量難敵浙軍、蘇軍。
“近年來,北京、深圳的服裝博覽會做得紅紅火火,但每次博覽會召開,上海的牌子就難以躋身其中。”瑋珍服飾(上海)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陸振紅說,“現在,國內市場對上海品牌的理解度很低。上海很多服裝公司不知道品牌的含義,不曉得追求品牌就能追求服裝的附加值的道理。其實,服裝也是有生命的,有血有肉的。”
業內專家指出,盡管在上海,一些本地牌子能有自己的一批簇擁者,但現在包括艾格在內的一些品牌都在反省。上海牌的式微,除了品牌價值不高外,門檻太低也是一大毛病,一些品牌只要是店都可以進駐,不加選擇,只會讓品牌的價值日益模糊。
作為一個從95年就創立品牌的中國女裝龍頭老大——斯爾麗而言,在上海闖蕩了幾十年的斯爾麗的董事長邵聯勤說,“中國品牌從嚴格意義上說,沒有一個是真正的品牌,大量的三流企業,產品同質化。不可否認,國內的品牌,要走出世界,效果還是不理想的。”從90年代初12平米的小店面到2002年,他做到了中國女裝大衣第一,并持續到現在。現在,他的目標是進駐國際市場。
恒源祥董事長劉瑞旗則認為,上海更適合走服裝品牌之路而不是制造之路。創牌于1927年的恒源祥多年來走了一條品牌經營之路。它星羅棋布的80多家加盟工廠分別分布在無錫、江陰、浙江一帶,而擁有150人的集團總部則在上海負責恒源祥品牌的運營。
1992年,劉瑞旗將本是南京路上一家小店店名“恒源祥”三個字注冊成商標。此后,在上海電視臺,他又懷揣著僅有的10萬元錢去打廣告。有了點錢后,他又到央視投放“5秒廣告”:“恒源祥,羊羊羊”,使知名度走向全國,并獨創中國電視5秒標版廣告,最近又簽約北京奧運,成為為數不多的與奧運會合作的上海企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恒源祥的成功之路揭示出,將品牌經營放在上海,制造業放在江浙,從而取得市場的優勢,也因此,在老字號紛紛倒閉,恒源祥成為唯一沒有撤離南京路的中華老字號,恒源祥被認為是中國將商標資本運作最成功的品牌。
據國際服裝文化節上的最新調查統計表明,每年中國服裝市場上大約有2000多個品牌被淘汰,平均每天有6個品牌將被淘汰,每個品牌的平均壽命只有短短的4個小時。相對于許多具備百年歷史的洋品牌,中國服裝品牌多是“曇花一現”。上海品牌,要走的路還很遠。(記者 姚潤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