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利”行業靠品牌增值
- 一張大號床單、四個枕套和一個被套,售價高達4375美元。這套床上用品已經入選美國福布斯網站十大最昂貴產品,賣出天價原因在于其制造商保有近100年的高超工藝,以及高檔的埃及棉布用料。這些天價產品讓我們領略到什么風景?
品牌高價的背后
“賣到這種價格并不奇怪,”艾詩曼床上用品(深圳)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勇語速很快,“我們代理的意大利艾詩曼品牌在國外售價折合人民幣也要30000-40000元。
“看上去相差無幾的兩件產品,在行家眼里立刻就分出高低,“原產自意大利的艾詩曼產品用料非常講究,面料的細密程度可以達到300針以上,有的甚至500針。”
除了用料“精貴”,意大利本土生產過程整個工藝都是手工完成,如同勞斯萊斯一般,且傳承百年的手織工藝密不外傳,人工成本極高。而現代規模化生產中采用機織工藝批量生產,人工成本大幅度下降。
兩相比較,經久不衰的老牌子自然“物以稀為貴”。
無奈的低端路線
王勇在2002年引進艾詩曼品牌,當時雙方的約定是,深圳公司有艾詩曼的品牌使用權,可以在意大利以外所有地區銷售。王勇遇到艾詩曼也很偶然,“手里有家做床上用品的工廠,想做國際品牌的代理銷售權,最終找到這家意大利皇室品牌。”
但代理之路并非坦途,3萬元左右的價位在國際國內市場都少人問津,王勇說到杭州一家代理連卡福的商店,“法國牌子,1萬多元一套,經常是三天不開單,一單吃三天。”
“多數消費者還是看重價格,”所以王勇在2002年拿到艾詩曼品牌后,也試著打開內銷市場,但做內銷不同于做外銷,外銷一筆單幾百套一個單品,這對產品線要求不多,而內銷訂單考驗的是企業自身的生產線,王勇廠里原有的產品線不夠,生產能力跟不上。經過四年時間重新設計、調整產品,改良艾詩曼產品線,降低面料成本,最終王勇將內銷價定在2000-3000元。
目前王勇公司的產品80%外銷,客戶遍及歐美東南亞等地,在國內已吸納80多家代理商,網點遍布全國。即使如此也逃不脫一個問題的困擾:品牌是否要迎合大眾市場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