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褪色的衣服有望明年定國標
- 洗滌褪色牛仔等服裝,慢慢流行起來,但由于沒有國家標準,消費投訴一直困擾著晉江各大企業。日前福建省鞋服質量檢測中心結合晉江企業的相關標準,向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提交了洗滌褪色型服裝國家或行業標準建議書,“這項新標準有望在明年完成全部制定工作。”該中心副主任王志勇透露。
【困擾】
褪色服裝誤為質差
據了解,洗滌褪色型產品主要是指還需要后續濕加工,而在加工中還有褪色要求的產品。如某些牛仔布、水洗布、砂洗布等,這些面料一般在加工成服裝后還需經水洗、摩擦等處理,以使其達到一定的顏色外觀效果,對這樣的產品則不考核色牢度。
“和一般的紡織品對于色牢度具有很高的要求相反,洗滌褪色型產品由于風格、工藝特殊,反而對色牢度要求不高。”王志勇如是說。然而就是因為產品的特殊性,導致部分消費者不理解,甚至誤認為是質量問題。據說,這兩年來自全國各地的這類消費糾紛一直困擾著晉江各大企業。
更麻煩的是,由于缺乏相應的標準依據,各地質量檢測部門的各項質量抽查也讓企業疲于奔命。葉謀典是利郎品質部經理,他委屈地告訴記者,每當接到消費者投訴,他們只能從工藝的特殊性、產品風格方面進行解釋。不過這種解釋缺乏相關的國家或行業標準作為依據,所以比較牽強,如果遇到較真的消費者,往往也是有理說不清。
【原因】
舊標準過于籠統
近年來,來自一線企業的抱怨及各種反映,也困擾著福建省鞋服質量檢測中心。
“這類問題的焦點主要集中在色牢度。”福建省鞋服質量檢測中心副主任王志勇說,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服裝產品,很多就是采用石洗、酵洗、酶洗、漂洗、化學洗、砂洗、雪洗、深藍洗等或經多種組合方式洗滌加工整理的。這類服裝產品目前大部分采用單夾服裝和夾克衫的標準,不大適用。
據了解,為解決這個問題,目前僅有極少數有實力的企業制定了內部標準,并在產品上明顯標志了其特性,以尋求消費者的認同。不過還是有不少消費者、商場由于種種原因,對所謂的企業內部標準不予以承認。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幾個服裝產業較發達的省份,均有不少企業大量生產洗滌褪色型服裝,其中以我省為最多,特別是晉江,幾乎所有知名服裝企業都有涉及,其中產量比例占企業總產量在20%以上的企業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