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堵中國制造“后門”
- 施瓦布答應美國出錢出技術,幫助菲律賓封堵中國服裝通過轉口貿易進入美
8月23日,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東盟經濟部長會議。美國貿易代表蘇珊·施瓦布與菲律賓貿工部長彼得·法維拉簽署了一項雙邊協議。這個屬于諒解備忘錄性質的文件,主要目的是讓美菲兩國政府聯手,消除紡織品和服裝成衣的非法轉口貿易行為,尤其針對中國公司借道菲律賓向美國出口,從而繞開配額管制的做法。
菲成貿易“安全閥門”
美方表示,這項協議的背后是美國國會、海關以及紡織業者的聯合戰略,即瞄準幾個最有嫌疑的國家或地區,分別達成雙邊安排,阻止“中國制造”繞道輸入美國市場。新的美菲協議不過是美國進口管制戰略當中的一環。
作為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前殖民地和當代親密盟友,菲律賓無論在反恐、人權、朝核等外交議題上,還是在涉及國際合作的各類場合,都與美方保持著高度一致的步調,因此美國將它作為自己的貿易“安全閥門”也是可以理解的。
從近年統計數據看,菲律賓紡織服裝出口雖在其對美貿易中占有可觀的比例,但并不是數一數二的拳頭產品。然而,美菲兩國貿易的大背景是,菲律賓約有80%的出口產品都輸往美國市場,服裝紡織品完全不受配額限制,其出口商本身“美國化”的程度也很深,萬一面對貿易管制政策,也能游刃有余地處理。
中國服裝成轉口“嫌疑犯”
美商務部數據稱,今年上半年菲律賓向美國出口的服裝數量同比增長了28%,表現異常搶眼,因為去年全年增長率才只有1%。同時中國受配額限制,向美國同類出口則下降了15%,最明顯的例子是純棉褲子這一類,今年已下降了80%。
菲方海關管理的腐敗和疏松常見諸該國報端,還不止一次地被美方批評,美商務部表示完全有理由懷疑,對中國服裝紡織品的管制可能因這一便捷的轉口漏洞而被削弱了,并一再強調:這種轉口貿易隱瞞原產地,或者利用菲律賓的對美貿易地位改道而行的做法是非法的。
在公開會見媒體的場合,美菲兩國代表體面地說,遏制非法轉口服裝貿易的協議將極大地促進雙邊加強海關合作。事實上,由于菲律賓政府財政虧空,該國海關部門的受賄和暗箱操作現象十分普遍,連首都馬尼拉海關人員執法方式都隨意性很強,遍布島國的數十個港口城市的地方海關更是無人監督。轉口貿易涉及美方利益,因此這種較低的行政管理能力也是美國難以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