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和服裝向秘魯進口量增長73%
- 據當地媒體9月8日報道,利馬商會透露,1-7月份秘魯從亞洲市場進口紡織品和服裝的金額達到1.74億美元,占這些產品總進口額的54%。來自亞洲的這些產品的進口增長21%。利馬商會的報告補充說,排在第二位的是南美,占秘魯上述產品總進口額的22%,接下來是北美,占總進口額的16%。而歐洲的份額為7%。
2006年前七個月共進口3.22億美元的紡織品和服裝,比2005年同期增長3%。但是,研究報告強調,從中國市場進口的上述產品金額從6251萬美元增加至1.08億美元,增長幅度達到73%。從臺灣的進口額增長9%,達到1550萬美元,從巴基斯坦的進口額雖然不大,只有382萬美元,但增幅達到26%。
利馬商會指出,前七個月從亞洲市場進口的紡織品和服裝種類共達到1957種。 利馬商會認為,中國紡織品和服裝的進入對于和秘魯工業和國內市場產生影響。上述產品進口量的增加導致該行業企業就業形勢萎縮。
該協會強調說,紡織品和服裝業是秘魯產生就業的主要行業之一,因為10%(35萬就業)以上的秘魯人依靠與該行業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就業所帶來的家庭收入維持生活。
與此同時,紡織業微型、小型、中型和大型企業創造15.1萬個直接就業崗位,服裝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利馬商會補充說,紡織和服裝業大企業是需要勞工數量最多的企業,占工業界總就業人數的58%。另外服裝業占該行業總就業人數的85%。這正在該行業在創造永久性就業過程中的重要地位所在。
今年上半年紡織業和服裝業的生產分別下降3.2%和5.3%。另一方面紡織業就業增長速度下降,從2005年上半年的9%的增長率下降至今年的4%。利馬商會認為,政府應該對這一形勢進行緊急研究,并采取有利于保護民族工業的相應措施,因為它是創造就業的主要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