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創新托舉家紡產業
日前,亞洲最大的家用紡織品盛會———第12屆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博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圓滿落幕。其間,由中國國際貿促會紡織分會、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法蘭克福(香港)展覽有限公司共同攜手舉辦的2006“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設計大賽”,讓設計創新走上了中國家用紡織品產業的前臺成功舉辦了四屆的“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設計大賽”如今已發展成為中國家紡行業的一大盛事。有關統計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設計大賽”參賽人數已由第一屆的549人增加到1243人,同比增長為126%;參賽產品也由開始的432套增長到1948套,同比增長350%;其創意類作品由539件增加為1000件,同比增長達到86%。此外,“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設計大賽”在產品種類、參賽國家、參賽者水平上每年都有新的突破。
業內權威人士認為,以提升中國家紡企業的創新能力、產品的自主開發能力,推動中國家紡產業走向品牌經營時代為主旨的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設計大賽,真正讓設計創新走上了中國家用紡織品產業的前臺。
在“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設計大賽”的倡導和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中國家紡企業認識到,設計并非是花形、色彩和面料的堆砌,而是要注入文化元素。在消費者越來越看重家紡產品時尚性的家居時代,企業的命運已由生產主導型不斷向設計主導型過渡,誰擁有更多原創設計,誰就將掌握市場的主動權。
中國的家紡行業起步較晚,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我國的家紡設計仍處于模仿西方發達國家設計的階段。有人說,模仿是一條捷徑,有利于家紡文化的快速提升,進而帶動消費者審美水平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環。但一味模仿,便會使中國的家紡設計失去中國民族文化的根基。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理事長楊東輝指出,“中國家紡設計大賽”在倡導原創設計方面的引導作用功不可沒。中國家紡設計要縮短與國外的差距一定要提倡原創,提倡民族風格與世界潮流更好的結合。楊東輝說,目前中國家紡設計師越來越注重原創性、注重文化底蘊,這種設計思路的發展,正是設計大賽引導性、前瞻性的體現。
據記者了解,近幾年來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在業內大力倡導原創和設計,并做了許多開拓性的工作。一大批優秀設計作品已開始呈現。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目前國內家紡市場依舊缺乏設計含量。
設計不能脫離市場。杭州淑敏紗藝的總經理徐國惠認為,設計要真正與市場結合,首先必須進行深入的市場調研,了解銷售的趨勢,銷售的潮流。家紡設計歸根結底是為了做產品,而不是做藝術品。只有這樣,設計才能創造經濟效益,才能有生命力。記者在日前舉行的第12屆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博覽會淑敏紗藝的展位前看到,淑敏紗藝的新一季產品已閃亮登場。前來洽談訂貨的人絡繹不絕,并開始“人滿為患”。徐國惠告訴記者,淑敏紗藝每季要開發68個新品,487個系列。一般來說,家紡產品的市場壽命僅為半年,但淑敏紗藝的產品在市場上竟能3年不衰。
杭州依特曼家紡有限公司設計總監袁芬說,目前家紡市場對設計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產品開發設計人員要具備很敏銳的時尚捕捉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家紡設計是為顧客創造美、讓顧客感知美的行業,設計師自身的人文內涵和感受美的能力決定了其作品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據袁芬介紹,依特曼結合國際最新流行資訊,每年都要開發100款新品系列,并根據不同人群進行分類,使依特曼產品從面料、做工、品質都緊緊圍繞著人性化、創意化、時尚化、環?;?、健康化等主題不斷深入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