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國去,這個市場充滿了商機”
- 美國商務部官員發(fā)起“總動員”——“到中國去,這個市場充滿了商機”
提醒美國企業(yè):要注意文化差異,要有足夠的耐心
長著一張典型的西方人的臉,身材高大,微微泛黃的頭發(fā),非常整齊地梳往頭的左側……這是美國商務部國際紡織服裝組負責人JohnSchmonsees給人的第一印象。
2006年8月29日,深圳新世界集團在此間舉辦的ASAP服裝展上舉辦了專門的項目推介會及主題演講,JohnSchmonsees專門前來參會并登臺演講。在演講中,他“動員”美國的紡織服裝企業(yè):“到中國去,這個市場充滿了商機”。
“中國的消費市場增長得非常快”
JohnSchmonsees向美國企業(yè)家們介紹說,中國消費市場增長得非常非常快。中國城市有許多人口,一個城市有百萬人口是很普遍的,但這在美國并不多見。因此,在中國有許多生意可以做。
“中國也有許多不同的種族和語言,估計有200多種,每年有1000萬人從農村轉到都市來。中國9個大省所占的人口占總人口的80—90%。美國人口接近3億人,那么,中國9個城市的人口,就是美國人口的好幾倍。另外,中國的中產階層成長非常快,現在大概有兩億。按現在的速度,再過兩年,中產階層可能就會有7億人口。今天,中國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有彩電了,80%的家庭擁有洗衣機。可見,中國的市場成長得多快呀!”JohnSchmonsees無限感慨地說道。
“在中國做生意要注意文化差異”
JohnSchmonsees接著說:“在中國做生意有一個文化的差異,非常大。從歷史角度看,中國有5000年歷史,美國只有200年的歷史。因此,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比如,西方對個人財務保障看得很重,東方不一樣;西方對合約非常注重,但東方人要合作時,兩方面的信任與了解,比合約還重要。”
“因此,在中國任何機會都是有可能的,可以說是機會無窮。但中國沒有一件事是容易的,在中國要有耐心,這是你成功的秘訣。比如,當中國人說沒有問題的時候,并不代表真的沒有任何問題;當他說,你好像還不太了解,很可能就是不同意的意思;當他說沒有問題的時候,極有可能有很大的問題;當你準備簽約的時候,往往才是真正討論合約的開始。”“當你覺得很沮喪的時候,想想中國是很大的市場。”說到這,JohnSchmonsees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到中國去,要選好合作伙伴”
有美國企業(yè)發(fā)出疑問:中國這么大、人口這么多,到底怎么樣去做生意?對此,JohnSchmonsees的回答是:“選好合作伙伴”。
他介紹說,中國有20多個服裝或紡織產業(yè)集群的城市。舉例來講,安徽龍橋就有400多家制襪子的,全美加起來都沒有這么多。虎門是中國自己國內最大的服裝品牌集散中心。不管你想與中國做什么生意,都很容易找到合作的伙伴,不過,簡單的途徑是找到一個產業(yè)集群。中國擁有這么多的產業(yè)集群,造成中國的生意特別好做。
如何選擇一個好的合作伙伴?他分析說,合作伙伴要對當地的風俗習慣要非常了解,對各種制度非常了解,與政府官員的關系也非常重要,對中國的勞工法也要了解,等等。他還“動員”美國企業(yè):“黃董事長,在中國的長三角建造無錫新世界,你們一要去看看他建造的這個‘城’。10月份,我將會組織大家,一起到中國去實地考察。”
“無錫新世界將成全球紡織服裝業(yè)的一個亮點”
那么,在JohnSchmonsees的眼里,無錫新世界國際紡織城到底具有怎樣的影響力呢?
他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評價說:“這是一個紡織服裝業(yè)的‘聯(lián)合國’,將會成為全球紡織服裝行業(yè)的一個亮點,將會異常醒目地屹立在中國、美國、歐盟的市場上。我相信,它會有一個好的發(fā)展,在國際市場上會產業(yè)巨大影響,它會不斷帶給我們驚喜,會提供許多新的工作機會,會產生許多新的產品。”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他還是一個典型的“中國通”。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他說:“已經到過中國很多次了,對中國非常熟悉,中國的市場非常巨大,充滿了無窮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