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經營”服裝業的異類美特斯·邦威
- 據世界時尚通訊社[fol.icxo.com]消息,美特斯·邦威集團公司始建于1995年,目前在全國535個城市開設了1500多家專賣店,在國內服裝行業率先采取“虛擬經營”模式,銷售額以平均每年80%以上的速度增長。
虛擬經濟是在互聯網時代興起的一個詞,美特斯·邦威早早就開始探索虛擬經濟在中國付諸現實的道路。
1995年,中國休閑服市場開始“爆發式”擴張,當時的美特斯·邦威充其量只是一個溫州小品牌,資本有限成為限制公司發展的最大障礙。美特斯·邦威決定孤注一擲,放棄傳統的前店后廠模式,把耗資最大的生產和銷售環節全部外包,所有資金專注于附加值更高的品牌塑造和產品設計。在當時的中國服裝業,這種做法絕大多數人還聞所未聞。有人說它是皮包公司,有人說它是一種創新,爭論性的口碑幫美特斯·邦威擴大了知名度。
1995年,美特斯·邦威銷售額500多萬元,1996年就增長了十倍,1997年過億元,8年后,美特斯·邦威整合了上游OEM廠商200多家,下游代理商、專賣店1000多個。
美特斯·邦威成功讓眾多企業成為他虛擬環節鏈條的一員,靠的是保證加盟者利益最大化。一方面利潤給生產商和銷售商各40%,自己只拿20%,另一方面,在上世紀90年代國內市場誠信體系非常不完備的情況下,他們采取下訂單付30%訂金、現款提貨的方式,得到保質、保量和價格最優的貨。
在美特斯·邦威看來,服裝幾乎不存在核心技術,它的最大附加值就是品牌,做好品牌經營和服裝設計,才能使美特斯·邦威變成在虛擬鏈條中處于核心地位的管理型企業。但這樣的企業需要兩條腿走路,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保持對上下游協作群體強大的控制能力。
在銷售渠道方面,全國統一形象、統一服務標準,是公司董事長周成建努力實現的目標。周成建絲毫不掩飾他對電腦ERP系統的依賴,每個專賣店的老板可以隨時通過網絡,了解美特斯·邦威推出的新款服飾,及時下訂單,并在網上支付貨款。這些信息會馬上傳遞給總部和全國的OEM廠商,平均只要4天,新產品就能擺上貨架。
以外包為主的美特斯·邦威是服裝行業的一個異類,在目前中國做生意真是充滿了各式各樣成功的可能。以外包為主、只經營設計和品牌一樣可以把貨物賣到20多億,只干自己最擅長的、自己認為附加值最高的環節,其他外包給別人去做,沒留過洋而是從經營一線逐步拼殺出來的美特斯·邦威老板似乎更貼近國際著名時尚品牌的新銳經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