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競爭還是競合——透析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經銷商未來商銷模式
以往,一個品牌只會選擇一個省級代理。隨著經銷商逐漸強大起來,所代理的品牌也逐漸增多。由于任何一個品牌要進入區域市場,必須依托這些區域強勢經銷商,因此,經銷商所代理的品牌多了,也就無法分散自己的人力、財力、物力去完全滿足每一個制造商的需求。
在這種情況下,經銷商只會做出選擇:一.努力地去完成那些有影響力的、國內外知名品牌的銷售任務,雖然這些品牌的利潤空間可能比較小,但足以利用其品牌影響力來提升自己公司強勢的形象。二.選擇利潤空間大的品牌,畢竟企業首要的任務就是如何創造更高的利潤。當然,這也跟經銷商的戰略發展眼光和企業發展目標有直接的聯系。
沒有明確的可操作性的企業發展戰略無法洞悉未來。
現狀回放
目前,有上百種品牌縫紉機投放市場,每一個品牌或多或少都會搶去部分市場份額。因此,制造商對經銷商實施的目標壓力也在不斷增大;為了完成制造商的任務,經銷商不斷擴充銷售隊伍,如此一來,其利潤空間也就越來越小。而如何面對這種情況,成了強勢代理商的一種心病。
經銷商經過多年的市場運作,有了較為成熟的終端網絡和資金實力后,運作自主品牌的想法油然而生。但同時經銷商必須考慮到,一旦如此,勢必會與合作多年的制造商“分手”,因此他們舉棋不定。何去何從?有的開始大膽嘗試、有的不張揚地開始運作、有的則持觀望態度。
一些強勢經銷商所代理是十幾個甚至是幾十個品牌,制造商非常清楚強勢經銷商的人力、財力、物力并不只是為自己一個品牌服務。為了提升市場占有率和避免過強的依賴性,制造商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來鞏固終端,如設立區域辦事處、分公司、展示廳等,并不斷聘請國外知名專家給企業做生產管理講座、技術培訓、生產工藝指導等,同時也建立了完善的終端客戶檔案。
“同床異夢”成了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很多制造商與經銷商之間的一道誠信障礙,與表面上大談特談的所謂誠信原則是背道而馳的,這也許就是市場高速發展裂變的產物。
情感營銷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