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的企業文化是紅豆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 紅豆的前身是一家瀕臨破產的鄉辦小廠,1983年在現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周耀庭的帶領下一步一步地走上了發展正軌。現在的紅豆集團有十家子公司其中一家為上市公司,職工2萬多人,去年實現了總營業收入117億元,集團現擁有紅豆襯衫、西服、茄克三個“中國名牌”產品;紅豆西服、襯衫、西褲、休閑服四個“國家免檢產品”。產品也由當初的針織內衣,逐步發展形成了服裝、機械、橡膠輪胎、房地產及生物制藥五大產業群,在2005年由全國工商聯公布的民營企業500強中位列25位,2006年紅豆獲得了中國服裝品牌價值大獎。
從1983年瀕臨倒閉的鄉鎮小企發展成為今天全國著名服裝企業集團,可以說,在20多年的時間里,紅豆創造了無數奇跡,并一直呈現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在其中自覺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是紅豆持續發展的重要經驗。在紅豆,企業文化就像一個無形的源泉,她為紅豆的發展不斷增添強大的動力,是紅豆的核心競爭力。在總結紅豆集團企業文化時,可以將核心歸結為和諧兩字。
(一)提高全員素質是建設和諧企業文化的基礎
紅豆企業文化既凝聚著我們中華民族最深厚最優秀的傳統文化,又融鑄著嶄新的時代精神。因此,在紅豆人創業的道路上,紅豆的企業文化發揮著巨大的激勵、規范、協統、凝聚、向心和建設作用,推是紅豆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源,同時也是紅豆發展的精神動力。多年來,因為紅豆不僅著眼于生產優質產品,更注重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一個優秀的企業不但要有名牌的產品,更要有名牌的員工。為此,紅豆實行對上崗前的員工進行培訓制度,并從1993年開始開辦了一所紅豆中專學校,一個紅豆大專班,為企業的發展造就了一大批后備人才。在紅豆上班的打工妹們普遍認為,紅豆不僅僅是可以掙錢的工廠,還是鍛煉自己、培養自己的學校。1995年10月,紅豆挑選思想好、素質高、忠于“紅豆”事業的邱飛萍、戴玉紅等10名外來妹上大學。這一舉措更加激發了3000多紅豆妹熱愛紅豆事業的積極性,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從1998年2月開始,紅豆集團與法國著名ESMOD服裝設計學院聯合開辦了“紅豆——ESMOD國際培訓中心”,援用ESMOD的教材和教學方法,聘請法國設計師任教,培養設計師群體現已見成效。2003年春,企業又建起了紅豆培訓中心,該中心占地面積1052平方米,有9個標準教室,一個報告廳,一個微機室,一個閱覽室,并配備了專職和兼職教師,對紅豆員工進行全員培訓。“紅豆培訓中心”的成立不僅提高了員工自身的素質,還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強了企業發展的后勁,成為紅豆進一步發展的“源頭活水”。
紅豆精神緊扣著近20000名員工的心弦,使員工們感到這種精神無時不在,無時不有。正是有了這種精神,紅豆才能在二十多年時間里從一個瀕臨倒閉的鄉企小廠壯大成為國家大型現代化企業,這一切也是紅豆狠抓政治思想這個凝聚力工程,重視軟件建設,把精神文明建設落到實處的具體體現。
(二)、競爭意識是和諧企業文化必不可少的內容
企業文化是否融鑄著時代精神,是否包含著競爭意識,是衡量企業文化是否具有生命力和競爭的標志。紅豆企業文化的和諧不是絕對平均主義的人人均有,而是包含著這種積極向上競爭精神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