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產業的OEM之路--從大楊說起
其實,對于中國服裝產業的OEM(來料來樣加工)之路,已經有很多營銷專家給出了答案,比如:從低成本的OE M向精細的OEM轉變,進而向ODM轉變(自主研發),最終向自主品牌轉變。
但是,這條路具體怎么走?有什么戰略?在本行業中,我們很少看到成功的案例,甚至有很多成功OEM企業在轉行過程中,損失慘重。
另一方面,我們又看到OEM企業占據了整個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絕大部分江山。因而,誰能解決中國服裝行業的OEM之路,誰就是中國服裝的功臣。
最近,在大連,通過對大楊集團的深入調查,記者似乎看到了一種切實可行的案例。
大楊戰略--“做世界工廠、立國際商社、創世界名牌”
“做世界一流時裝工廠、立全球一流服裝商社、創國際一流男裝品牌”是以OEM起家的大楊集團的戰略發展目標,在公司內部被稱為爭奪“三塊金牌”戰略,也被形象地比喻為公司走向成功彼岸要經過的三個“中途島”。“做世界一流時裝工廠”是當今全球國際化分工的必然。今天的中國是世界的加工廠,而大楊集團憑借多年來的生產改進、技術革新,在主要業務領域和工廠加工制造方面完全達到了國際化的水平。
加入WTO以后的中國,已成為全球的貿易大國,貿易興國的國家策略背景為大楊集團的第二塊金牌打開了大門。“立全球一流的服裝商社”,建立以貿易、企劃、設計為核心的商社模式,是產業轉換升級的必由之路,更是規避產業轉移所帶來風險的最佳途徑。這條路大楊給出的培育時間是10年、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董事長李桂蓮曾鄭重宣布:“大楊集團的發展使命,就是要做世界一流的百年時裝企業;大楊的‘創世’品牌,就是要創世界一流的百年品牌。”
大楊要做百年企業,而李桂蓮深深知道,企業能夠百年不衰、基業常青靠的不是產業,也不是貿易,而是品牌- -一個由高品質的產品、最佳的服務、深厚的文化底蘊等眾多要素構成的,經典而內涵豐富的品牌。因此,這第三塊金牌“創國際一流的男裝品牌”也是大楊集團所有員工為之奮斗的終極發展目標。
大楊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