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縫企自主創新的幾點思考
目前,大力推進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作為一項發展戰略,已經擺在了縫制機械行業今后工作的突出位置。然而,當前有不少企業由于對自主創新理解不透,在認識上和做法上陷入誤區之中。
誤區一:只有大企業才要進行自主創新。行業中有這樣一種思想,只有大企業才能進行自主創新工作,小企業不具備此種能力。其實,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同樣也不容忽視。近年來,浙江臺州涌現出一大批中上游企業,如求精、順發、大洋、匯寶、寶宇、佳島、美機等,他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都有自己獨到之處,在業內被稱之為臺州的“第二集團”軍。這些“第二集團”軍在自主創新上都不遺余力,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我們說,一個行業整體自主創新能力的增強不僅僅是依靠為數不多的大企業來支撐的,只有所有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實現這個目標。
誤區二:創新不允許失敗。有的企業在創新過程中遭遇到一些阻礙,或者沒有在短期內看到創新帶來的直接效益,就對其持有懷疑態度。其實,創新本身就是一種探索,具有不同程度的不確定性,它往往是與冒險聯系在一起的。創新有時意味著成功,有時也意味著失敗。如果我們一味地強調成功.企業不可能一展拳腳去大膽創新,那成功也就無從談起。
誤區三:自主創新是高級科研人員的事情。許多人一提到“創新”,總是將其與高學歷、高科技等聯系在一起,認為它“高不可攀”。這種認識也是有失偏頗的。高級科研人員由于其擁有豐富淵博的理論知識,固然是自主創新的主力軍。但一些優秀的普通員工長期在生產第一線,對生產中的所有環節甚至細節都了如指掌。他們結合實際工作搞出來的小發明、小創造、小改革往往能解決生產實際中的大問題,這同樣也是創新。因此,科研人員必須要面向實踐,虛心聽取一線員工的建議,優勢互補,這樣才能真正搞好企業的自主創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