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裝產業走到“十字路口”
無標生產-低質量-低價格-低利潤"這種粗放經營的老路再也不能持續下去了
提起磁縣的兒童服裝基地,業內人士都耳熟能詳。但是,近日經過實地調查后,一些專家憂心忡忡地指出,雖然經過了近20年的發展,但目前依舊停留在低水平、低檔次和低附加值產品層面的磁縣童裝產業,面對國內外童裝市場殘酷的競爭,以及服裝市場的“綠色”門檻,已經走到了是繼續發展壯大還是市場逐漸萎縮的“十字路口”。
不久前,隨省纖維檢驗局執法人員來到磁縣磁州商都童裝基地。只見數條街上大大小小的童裝加工廠鱗次櫛比,頗為壯觀,但是,讓人震驚的是前店后廠式的經營模式背后惡劣的生產環境:一捆捆的童裝成品隨意散放在各家門前臟亂的地上,有的甚至直接堆放在煤堆上,一些正在加工的半成品散落在工人腳下,任由人們踩踏。
執法人員隨意走進一家名為“幸福寶貝”的童裝廠,只見店內擺放著各種款式和顏色的兒童休閑褲。“這是典型的無標生產。”執法人員仔細檢查產品標牌后說,合格證上只簡單標注著產品名稱、品牌和廠址,而對面料成分含量等產品標準和產品安全類別等國家強制性標準都沒有標注。但就是這樣一家違法加工廠,記者竟然看到其店內的墻上掛著磁縣工商局和消費者協會頒發的“消費者信得過單位”牌匾。
“我們的童褲不過10多塊錢一條,這種低檔產品城里人是不穿的,主要銷往農村市場,所以我們哪知道這還講什么安全性,也不知道不執行標準是不允許生產和銷售的。”該廠總經理劉金花說。
持此論調的企業十分普遍。在執法人員抽查的小紅帽、小天鵝、金太陽等多家童裝廠中,產品標牌上都看不到產品標準和安全標準。那么當地最大最好的企業如何呢?在六菱花公司,看到這里的規模確實不小,產品款式和花色更豐富,但產品標牌上同樣沒有產品標準和安全標準,企業負責人一樣對國家強制性標準不清楚。
抽查中偶遇了一位前來采購的河南客商,他介紹,這里的童裝生產環境確實很差,而且衣服會掉色和有異味,這可能是染料廠用了價格便宜的不合格染料造成的,這樣的童裝他們是決不會拿給自己孩子穿的。
據介紹,磁縣童裝產業已有近20年的歷史,目前擁有童裝生產加工企業200余家,年產值上億元。但是由于多數商戶長期以來低質量、低價格的定位策略,導致童裝基地基本處于無標準生產狀態,PH值和異味、染色牢度、禁用偶氮染料、甲醛含量等很多重要指標達不到有效控制,已經陷入“低質量——低價格——利潤薄——質量更次”的惡性循環。
面對競爭,磁縣童裝產業將何去何從?對此,磁縣童裝行業協會副會長、一品王子童裝品牌的負責人薛日新這樣說,現在南方一些童裝市場發展得很迅猛,給大家的壓力很大,但當地童裝市場的現狀普遍如此,質量和水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逐漸改善吧!“而且,我們的童裝原料都是純棉的,所以不存在甲醛超標等安全問題。”
純棉的布料甲醛不超標?對此省纖檢局專家指出,甲醛含量與布料沒有直接關系。純棉紡織品容易起皺,因此一些生產企業在面料生產過程中,會加入含甲醛的染色助劑和樹脂整理劑,其目的是為了使衣服不起皺、不縮水、不褪色,但孩子穿上這樣的衣服,甲醛會慢慢釋放出來,這對嬰幼兒的發育成長會產生嚴重影響。
省纖檢局副局長張書雅認為,目前國家雖然在服裝安全性方面出臺了強制性標準,但現實情況是,廠家不檢驗,標牌不標示,商家不過問,賣主不說明,買者不清楚,這就使得含有甲醛、禁用偶氮染料、異味等問題的不安全童裝堂而皇之地與消費者“親密接觸”。但是,隨著市場逐漸完善,今后達不到安全標準的產品,不但賺不到利潤,還會成為執法部門整治打擊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