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巴紡機貿易的幾點思考
- 巴基斯坦專題調研之三
多年來,中國與巴基斯坦在紡織工業方面合作密切。中國紡織機械產品無論在技術還是價格方面,都十分適合巴基斯坦紡織業的需要。隨著巴基斯坦紡織工業的不斷發展,中國與巴基斯坦紡機貿易的前景將更為廣闊。
一、巴基斯坦對紡機產品的需求不斷擴大
巴基斯坦是世界第四大產棉國。紡織工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占有8.5%的份額,在整個制造業中所占比重高達46%;全國紡織業就業人數1500萬人,占制造業總就業人數的38%;近幾年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約占出口總額的66%。
近年,巴基斯坦不斷對紡織工業進行改造升級,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在過去的五年中,巴在紡織業上的投資近50億美元,2004-2005財年,巴進口紡織機械9億美元。巴還計劃在卡拉奇、拉合爾和費薩拉巴德三個城市建立紡織服裝城或出口加工區,到2010年,預計在紡織方面的投資將會達到64億美元。面臨這種強大的需求,我國紡機產品出口巴基斯坦的市場潛力將不斷擴大。
二、我紡機產品在巴基斯坦市場上具備一定競爭實力
多年來,巴基斯坦一直是我國紡機出口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市場,從我國進口紡機累計超過5億美元,特別是在過去兩年里一直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據我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我國紡機出口到巴基斯坦的金額達到11,865萬美元,增幅高達102.08%,創歷史最高記錄。其中棉紡設備2004-2005財年平均每年保持在80萬錠的增量。
巴基斯坦是我國紡機設備的重要傳統市場。上世紀7、80年代,中國紡機開始進入巴基斯坦市場,當時以項目改造為主。90年代初,中國紡機企業開始開拓海外市場,清花機、梳棉機、細紗機、粗紗機等棉紡成套設備開始進入巴基斯坦市場。1990-1995年期間,中國紡機出口巴基斯坦的數量迅速上升,市場前景開始顯現。隨著市場投資趨于飽和、巴國政治形勢以及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1995年紡機出口開始降溫。2000年,巴基斯坦制定的紡織業2005財年遠景規劃掀起了新一輪投資熱潮,中國的棉紡設備再次大量進入巴基斯坦,每年平均增量達到80萬錠,2004-2005財年增加到100萬錠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