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終裁讓多方失望 中國鞋業醞釀最后反擊戰
面對歐盟的判決,從中國政府到制鞋商無一不感到失望,一場最后的反擊戰也在悄然醞釀
15個月的拉鋸戰后,歐盟還是為中國皮鞋出口樹起了一道屏障。
從本月7日開始,歐盟對中國的皮鞋課以為期兩年、高達16.5%的反傾銷稅,其中金履鞋業1家因獲得市場經濟待遇,被征收9.7%的反傾銷稅。
面對歐盟的判決,從中國政府到制鞋商無一不感到失望,一場最后的反擊戰也在悄然醞釀。
“我們決心配合單個企業,針對歐盟不給予企業市場經濟地位、反傾銷調查不公正、反傾銷稅不合理等事宜,向歐盟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歐盟對華鞋產品反傾銷應對聯盟”發起人吳振昌近日對本報記者表示。
而商務部也在釋放著耐人尋味的信號,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崇泉日前稱:“中方將密切關注和評估事態的進一步發展,保留采取相應措施的權利。”
顯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歐盟終裁似乎并不意味著“一槌定音”,盡管反擊戰的結果仍充滿了未知。
中國鞋業的反擊
其實,從法律上說,歐盟的終裁結果仍可以改變。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建議,目前我國企業聯合歐盟進口商和其他利益相關團體向歐洲法院起訴,同時還要準備向世貿組織起訴。
據一位法律專家介紹,根據W TO的法律規定,W TO成員國如果對他方做出的反傾銷裁決不滿,成員國政府可以向設在瑞士日內瓦的爭端委員會提起申訴。此外,歐盟做出裁決后,我國鞋類企業、協會仍可以向設在盧森堡的歐洲初審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甚至,如果對歐盟的行政裁決不滿,中國出口商、歐洲進口商以及歐洲普通消費者都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對初審法院裁判結果不滿的,還可以向歐洲高級法院上訴。
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辦公室一位官員對記者透露,雖然商務部近期沒有采取具體應對措施,但會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也一定會采取相應的措施。“我們和歐盟的磋商已經告一段落,不排除考慮訴諸W TO的可能性。”這位官員表示。
上述官員還建議,“企業目前急需與歐盟的進口商、零售商合作,向歐盟地方法院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