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內衣蓄勢待發 羊絨衫更待“涼”機
- 10月中旬,北方天氣迅速轉冷。人們似乎剛剛脫下T恤,便穿上了外套。借著秋風秋雨的攻勢,保暖內衣和棉、毛線衫開始迎來銷售旺季。日前,記者在北京百勝商場發現,盡管與“十一”長假相比銷售額有所下降,但是從促銷人員熱情的介紹與推銷中,消費者能感受到服裝市場的角色轉換。
在以銷售基礎內衣為主的“歐迪芬”專柜,銷售人員一反常態,率先為記者介紹起今年秋冬的保暖內衣新品。據她介紹,這款以高科技的竹炭纖維面料與EKS發熱纖維面料制作的內衣具有兩方面優勢,其中竹炭纖維的遠紅外線放射功能可以增加血液流速達12%,促進人體新陳代謝;而EKS保暖系列具有很強的吸濕性,穿著舒適。當記者提出這款內衣摸上去很薄,感覺跟普通內衣區別不大時,銷售人員說:“新一代保暖內衣就是既輕薄又保暖,否則怎么能賣到三四百元一套呢?”她還說,“十一”期間專柜銷量最好的就是保暖內衣了,一度賣到斷貨。在專門銷售保暖內衣的“纖絲鳥”專柜,最奪目的便是胡兵、瞿穎代言的“紅色羽言”宣傳圖片,該專柜的銷售人員介紹,“十一”期間商場的客流量很大,銷售情況也不錯。但從以往經驗來看,今年天冷得比較晚,保暖內衣的銷售高潮還在后面,現在多數專營保暖內衣的柜臺都備足了貨品,等待即將到來的旺季。在“婷美”專柜,記者遇到了顧客張女士,她本打算購買一款美體內衣,但是聽到銷售人員推薦的保暖內衣既保暖又具有一定美體功能時改變了想法。她說:“我也經常在報紙、網絡上看到專家建議慎穿美體內衣,但是美體效果真的很吸引我,不過天冷了,保暖的更實用一些吧。”
在羊絨衫專柜集中的區域,記者發現諸如“兆君”、“珍貝”、“圣雪絨”一類的老品牌仍然缺乏時尚性,新款與舊款之間差異不太大,僅有一兩種較為引人注目的款式。此外,顏色變化也不大,男款普遍為黑、深藍、棕色;女款顏色較多,但是從中難以看出迎合本年度國際流行趨勢的色調。反而在一些較為“年輕”的毛衫專柜,記者看到了一些款式新穎、時尚的羊絨衫,試穿的消費者也較多。據銷售人員介紹,今年大翻領的羊絨兩件套裝比較受歡迎,購買的人很多,但是由于顏色較少,只有紅、黃、綠、粉等幾種,失去一些有色彩搭配需求的顧客。
在記者逗留的過程中,發現購買羊絨衫的普遍為中年消費者。一方面由于羊絨衫本身比較嬌貴,在制作和整理上技術要求更高,難以制作出更為時尚的款式;另一方面,千元左右的價位也令羊絨衫缺乏價格優勢,難以與既時尚又實惠的羊毛衫和棉線衫爭奪消費者。但是,以銷售人員的經驗來看,隨著氣候繼續轉冷,保暖性能更好的羊絨衫將更加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