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服裝銷售終端“金字塔”現象
- 一位業內專家曾說,服裝品牌運作需要什么樣的營銷方式,就有什么樣的通路、什么樣的商業形式與之相對應。國內服裝品牌目前依托三種通路:一是批發市場;二是國有百貨商場、專賣店;三是新興的服裝城。這三個方面組成了國內服裝市場的終端現狀。這三者之間在數量上呈幾何級梯減,形成了一個“金字塔”狀的幾何存在。
傳統批發市場已是昨日黃花
上世紀70年代未、80年代初服裝企業還處于傳統加工業的一個分支,并隸屬于零售業。在此基礎仁發展而來的批發市場,滿足了那個時代的穿衣,為那個年代的人們提供了最廣闊的挑選平臺。20世紀90年代開始,受到國際時尚和品牌文化的影響,大中城市的服裝消費觀念發生了變化,許多初具生產能力的國內企業啟動了初級品牌運作。由此凸顯出了傳統服裝批發市場已經不能滿足服裝市場日新月異的消費需求。一般說來,傳統的服裝批發市場在銷售手段和理念上都比較落后,設施簡陋,購物環境較差,而且整體規模小,缺乏宏觀調控和整體規劃,產品處于中低檔的水平,品牌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低下,其滯后性已和時下追求服裝品牌文化的消費現狀脫節。
大浪淘沙,現代市場取代傳統市場是大勢所趨。事實上,自卜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國各地興起了第一波專業批發市場熱潮,那種“依托大市場、搞活大流通、促進大發展”的戰略,的確給各相關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動力。然而,受當時條件的局限,這些批發市場大多建立在傳統集貿市場的基礎上,存在著單體規模小、設施落伍、經營管理不善、市場輻射力不足等諸多頑疾。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這些市場已嚴重落伍,不能適應當今發展的需要。
于是本世紀初,在批發市場領域,全國各地掀起一場史無前例的批發市場大革命,一座座新興的規?;?、現代化的批發市場“巨無霸”橫空出世,憑借著現代化的商業配套設施,完善的功能效應、完善的經營服務與謹密的經營推廣手段、強大的商圈輻射效應,對傳統批發市場形成了大浪淘沙式的沖擊波。北京“大紅門現象”、哈爾濱“紅博”現象就是例證!
百貨商場、專賣店痛并快樂著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服裝消費的重心已從原有的實用性轉到當今對產品品牌、個性和文化內涵的關注上來。與之相適應,一些服飾品牌專賣店開始蓬勃發展起來。另外,一些商家還是通過在百貨商場設立專柜、商場店中店等形式建立自己的通路。相比于新興的服裝城,規模相對較小,但針對性比較強,經營起來也比較靈活。通常它們在風格上都比較統一、突出檔次、時尚和個性,產品用料講究、做工精細、款式新穎時尚,能突出品牌文化和格調,特別是專賣店,由于具有相同的模式和規范的管理,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由此可見,大型百貨商場、專賣店仍是當前服裝市場的主角。
不過,專賣店在管理現狀上出現的問題也令很多品牌服裝企業頭痛。一些特許加盟店的壓貨和竄貨現象,以及信息管理的滯后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經營中的實際困難。不過,總的來說,品牌專賣店的發展還是適應當前品牌發展需要的,是當前終端的主流形式之一。
服裝城一枝獨秀
服裝城是隨著中國服裝業的發展而興起的,作為一個獨立完善、配套齊全的服裝產業體系,它集服裝、面輔料、服飾配件、產品開發、市場營銷等一系列完整的行業體系于一身,形成了中國服裝產業發展“航母”級的規模。通過產業集群效應,可以使服裝企業從整體上把握時尚流行趨勢、安排生產、使生產與市場需求同步。在經營管理上,既保持個性的自主,同時又不乏整體上的宏觀管理,使企業的生產、流通更加有序和實效。加上服裝城在現代化的技術、科學管理、規模和實力上的優勢,使其對中國服裝產業整體實力的提高和品牌化戰略有著積極的作用。
以北京百榮世茂商城為例,其主要的功能是吸納國際和國內知名企業及生產廠家加盟,特別是能夠引進在國內外有較高知名度的品牌企業和大型生產企業、流通企業進行經營,并通過國際和國內知名企業的規范經營,帶動商城整體素質的提高,樹立商品的品牌形象,形成商城的品牌效應。大型服裝商城的精力主要放在功能配套和使用效果上,使其成為國內百強服裝企業的集中交易、展示發布中心。商城配有集服裝設計師工作室、平面設計公司及化妝室、造型空間、攝影師天地、模特公司、媒介機構等品牌服務機構。用該商城有關負責人的話說,“之所以把與服裝有關的機構聚集到一起,目的就是要讓商城的服務更全面更專業,突出商城服務的個性。”
新興服裝城的專業化服務還表現在:服裝城內的每個商戶都可以引進寬帶網絡,享受電子商務網絡平臺,坐在家里可以進行商品交易和資金結算;配有大型倉儲配送中心,配合現代物流管理理念和電子化手段,商戶可以隨時通過網絡、電話遙控做到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大型貨物的進出。
此外還有一些分類很細的專業服裝城。如2003年8月落成的廣州增城牛仔服裝面輔料商貿城。這類服裝城在服裝業內選擇細分市場,在一個品類中求突破做成全國最大,凸現產業優勢。
不難看出,高居“金字塔”尖的服裝城數量雖少,但其龐大的集群效應讓傳統批發、零售行業退避三舍,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