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服裝登臺國際時尚
- 金秋十月,小王帶著他的未婚妻到浙江寧波市區繁華商業中心的雅戈爾中心專賣店,購買結婚穿的襯衫和西服。與小王一樣,現場還有好幾位寧波市民也正在選購結婚服裝。在該專賣店的休閑服飾區,導購小姐正為幾位來自北京及西班牙的客商填寫購物小票。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十年前,寧波幾乎所有商場的高價位服飾均被國外品牌所占據,而今天,無論是男裝還是女裝,不論高檔、中檔還是低檔,也不管是休閑還是端莊,從幾十元到上萬元,在國內幾乎所有的城市、大部分的商場,以及海外的部分地方都可買到稱心的寧波服裝。
十年前男裝撐起服裝節
“紅幫裁縫”發源地——港城浙江寧波市的服裝業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一百多年前,應港口貿易、海外客商云集著裝的需要,率先引進西式服裝立體設計、量體裁衣的方式,與中式傳統制衣工藝相結合,創造了中國第一套西裝、第一套中山裝、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西裝專著。
1996年,以男裝為主的寧波服裝業初具規模,寧波市服裝企業已達800多家,并形成雅戈爾、杉杉、羅蒙、一休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服飾企業,年銷售量上千萬的企業也達10來家。
為進一步加強與國內乃至國際服裝業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中國服裝業的進步和提高,逐步確立中國服裝在國際上的地位,爭取更多的服裝進入國際品牌,寧波市政府決定舉辦服裝節。
1997年10月,集服裝博覽會、服裝展演、服裝研討、經貿洽談等活動為一體的第一屆寧波服裝節正式舉行。四天時間里,到會展商241家,其中境外108家,吸引買家5000多名,3000多位公眾到會,貿易成交32.3億人民幣。期間,寧波市總投資達1.55億美元的5個外資項目舉行開工投產,11個外資項目舉行簽字儀式,總投資達5.75億美元。對外貿易洽談成交2000萬美元。
此后9年,寧波國際服裝節每年10月如期舉行。十年來,寧波國際服裝節的核心寧波國際服裝博覽會,憑借日益壯大的產業集群優勢喝服裝文化底蘊,規模不斷擴大。2003年,寧波服博會被國家商務部和中國貿促會等單位評為全國37個A類展會之一,并進入全國15個優秀博覽會行列。
八年后面對歷史拐點
2005年,隨著國際紡織品貿易壁壘的不斷加劇、全球服裝產業一體化加快,以及后配額時代的到來,全國性服裝業展會面臨重新洗牌,廣東、江蘇等地及兄弟城市溫州,在連續舉辦了幾屆服裝節后都偃旗息鼓。
在這個歷史的拐點,寧波決定將已連續沿用了8年的“寧波國際服裝博覽會”更名為“中國國際服裝服飾交易會”。
“寧波服裝節必須依靠產業,服務產業,提升產業,而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是服裝節展會的必由之路。”寧波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大活動辦主任俞丹樺說,基于對寧波國際服裝節未來的戰略定位,寧波將“服博會”改成了“服交會”。這個新的提法一方面使展會定位更加準確,即在寧波舉辦的國家級展會,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展會的“交易性”,是國內外市場雙相交易的平臺,而這正是中國特色的展覽會最終與國際接軌的一個方向。
此時,歷經九年磨練的寧波服裝業,形成了雅戈爾、杉杉、羅蒙、洛茲、培羅成、太平鳥、唐獅、愛伊美、巨鷹等一大批全國知名品牌。2005年中國500個最具價值品牌評選中,寧波服裝企業占得六席。
目前,寧波服裝得注冊商標總數超過3000個,在境外注冊得服裝類商標超過50個,擁有雅戈爾、杉杉、羅蒙、唐獅等四個中國馳名商標,16個中國名牌。
據統計,寧波現有服裝企業3000多家,其中年銷售收入上千萬元的企業有幾百家,產品涉及男裝、女裝、童裝、時裝等系列,年產服飾14億件,占全國約12%。
服裝主導多頭并進
“目前,寧波上規模的服裝企業中,仍埋頭做服裝老本行的幾乎已經找不到了。這些企業跨行業投資所涉及的產業也是五花八門。”寧波市服裝協會秘書長張曉峰說。
上世紀90年代初,擁有亞洲最大服裝生產基地的“雅戈爾”,當一切逐漸穩固后開始涉足其他產業。首先就是投資“實體化”產業,其中比較成功的就是房地產業,現在已成為該集團的另一主導性產業,其贏利直逼主業。
同為中國服裝業的領軍企業、被列為中國服裝行業銷售第3位的“杉杉”,一開始就注重多元化道路和長遠發展。1999年12月,杉杉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目前,杉杉已初步形成以服裝為主業,以高新技術、資本運作為兩翼三大版塊的現代化、國際化產業集團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