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設限影響2006年中國紡織服裝出口
- 據紡織展望國際10月最新報告稱,2006年上半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服裝數量較上年同期減少14.6%。
主要原因是美國實施了特保配額。自從2005年11月起,美國開始對22類中國紡織品和服裝產品實施限制措施,直到2008年底為止。
2006年配額類從中國的進口大幅減少的有:棉內衣( 352類)跌83%,2005年增長383%,人造纖維內衣( 652類),跌82%,2005年增長170%。分析人士認為,紡織知識國際提供的分析顯示,其他類產品在實施了配額管理之后,出現了同樣的下跌趨勢。
同時,在主要的非限制種類中,來自中國的進口在2006年上半年出現2位數字或者3位數字的增長,但仍低于2005年同期水平。這說明,配額威脅以及某些不確定因素阻止美國零售商更新他們2006年與中國供貨商的訂單。
新的配額導致中國出口商提高部分配額類產品的單價。總體上,2006年上半年,美國服裝進口單價較上年同期提高2%。但是,部分配額類的平均單價攀升。例如,男士棉針織襯衫的平均進口單價提高94%,達到9.41美元/每平方米(相當于),棉毛衫單價提高32.3%,至大約3.52美元/每平方米。
中國產品受到配額限制,似乎有利于亞洲一些較窮國家的發展,例如柬埔寨、越南、印尼和孟加拉。
2006年上半年,美國從印度進口的服裝增長13.7%。增長幅度低于預期,因為印度被市場認為是全球市場無配額之后的最大受益國。
展望后市,市場觀察員將密切注視2008年底中國配額取消之后,價格水平是否繼續提高。